下载此文档

骆汉基公开课教案.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科目:物理 班级二(8)授课老师:骆汉基第 14周 6节5月15日
【课题】光电效应
【教学内容分析】
1.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本章重点内容
2.教材的编写思路:教材编写比较系统,内容较多。
3. 教材处理:分二节课。
【教科目:物理 班级二(8)授课老师:骆汉基第 14周 6节5月15日
【课题】光电效应
【教学内容分析】
1.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本章重点内容
2.教材的编写思路:教材编写比较系统,内容较多。
3. 教材处理:分二节课。
【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的兴趣:学生对物理学习兴趣较浓。
学生的知识根底:学生有部分光学知识
学生的认识特点:学生认知较为慢.
【教学目的】
1、知识和技能
(1)通过实验理解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
(2)知道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和意义.
(3)理解康普顿效应,理解光子的动量
2、过程和方法: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验证物理规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领略自然界的奇妙和和谐,开展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乐于探究自然界的奥秘,能体验探究自然规律的艰辛和喜悦。
教学重点: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
教学难点: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和意义
教学方法:老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教学用具:投影片,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
【教学重点】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
【教学难点】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和意义
【教学策略设计(教学形式)老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教学用具:投影片,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新课
(二)进展新课
一)引入新课
回忆前面的学习,总结人类对光的本性的认识的开展过程?
(多媒体投影,见课件。)光的干预、衍射现象说明光是电磁波,光的偏振现象进一步说明光还是横波。19世纪60年代,麦克斯韦又从理论上确定了光的电磁波本质。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正当人们以为光的波动理论似乎非常完美的时候,又发现了用波动说无法解释的新现象
研究路端电压
(三)课堂总结、点评
——光电效应现象。对这一现象和他相关问题的研究,使得人们对光的又一本质性认识得到了开展。
光电效应解释中的疑难
经典理论无法解释光电效应的实验结果。
经典理论认为,按照经典电磁理论,入射光的光强越大,光波的电场强度的振幅也越大,作用在金属中电子上的力也就越大,光电子逸出的能量也应该越大。也就是说,光电子的能量应该随着光强度的增加而增大,不应该和入射光的频率有关,更不应该有什么截止频率。
光电效应实验说明:饱和电流不仅和光强有关而且和频

骆汉基公开课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