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童年的游戏.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童年的游戏
踢毽子
小时候家里有好多铜钱,一种类似于古代钱币的东西,看材质应该是铜或其他金属,整个铜钱是圆形的,中间有一个正方形的孔,正方形的上下左右还会分别刻有一个古代汉字,根据记忆,好像刻有“通”、“宝”的较多,现在想来应该具有收藏价值的,而那时都用来扎毽子了。毽子的毛是用当时捆酒瓶的尼龙坯子,用针把尼龙坯子划得很细,中间用另外一根小绳呈十字形交叉,小绳的两个头同时穿过铜钱的孔,再向两边分开扎好就行了。

刚开始学踢毽子时,毽子总是不听话,老是掉,只好用一根绳把毽子拴住,手里拿着绳子的另一头,拉一下、踢一下,慢慢的就学会了。小学五年级时,踢毽子的水平那不是一般的高,而是相当的高。光踢没什么挑战性了,于是变着花样踢:左脚踢、左右踢、脚尖踢、脚后跟踢(也即通常所说的“打”)。最高的境界就是光“打”,每打一次就要跳起来一下,所以是对体力的严峻挑战,我们经常一起玩的四个同伴中,属我水平差点,最多一次可连续打20个,其他同伴最多一次可打五十多的,最后不是因为技术不行,而是实在跳不动了只好放弃。
踢毽子在冬天玩的最多,可以取暖啊。冬天脚上穿着棉鞋,毽子落在脚上的感觉真好,为此,棉鞋也破的格外快。北方的冬天格外的冷,我们几个竟然踢毽子踢到头上冒热气的程度,真的
是冒热气,一点都不夸张,真的。直到上课铃响了,才不得不收起毽子匆匆上课,并且记下双方现在的累计个数,等下课后接着来。
也正是由于小时候的扎实功底,现在都三十岁的人了,还参加了学校的踢毽子比赛,在事先没有任何练习的情况下,还竟然以每分钟96个的骄人成绩勇夺第二名,呵呵,小小炫耀一下啊。
嘎方
嘎方的格子如图所示。嘎是个动词,意思就是单脚跳,方(读扬声)通常用一正方形的木块,边长5厘米左右,或者用瓦片也可,不过瓦片容易摔碎。若人站在H处,A区叫一子,B区叫二子,C区叫三子,D区叫拐角,E区叫五子,F区叫大嘎;若人站在G处,顺序颠倒。两人一组,分别在G和H准备开始。把方扔进A,单脚跳入A,寻找合适的位置,一脚把方踢出A,踢到H区是最理想的,在仍“方”时砸到边线,或嘎方时把方踢到边线上都算输了,也有些规定更为严格的,就是被踢出的方超出了H的左右边界也算输了。两人中若有一人输了,可以由队友替他重复嘎一遍,若队友成功,则被救活,若不成功,就要更换另一组进行。嘎完A再嘎B,方法类似,人开始站在H,直接把方仍入B,然后单脚跳入A,再跳入B,调整脚的位置,把方踢入A,单脚跳入A,再把方踢出……依次类推。当完全嘎完一遍后,要开始“片”,“片”就是人站到H区,背对着格子,把方掠过头顶向后仍,片一子就是扔到A,片二子就是扔到B,依此类推……,每片一次,要重新把每个格子嘎一遍,并且每到片过的区域就不用再单脚跳了,双脚落地,直接踢方就行。谁最先把整套程序完成谁就赢了,输得一组要甘受惩罚,惩罚方式又双方在开始之前自行商定。
有的为了增加难度,规定“不动脚”,意思是单脚跳到每个区域不能乱动,只允许一次跳入,一次踢,一次跳出,其他的动作都是犯规。
拾子儿
多为女孩玩的一种游戏。玩时,几个人就地选若干块石子,先由一人将石子撒散开,遂将一子抛起,同时迅速抓起地面的石子,再马上接住抛起的石子。有时拾单、有时拾双,拾多者为胜。拾子时,手不准触及不该拾的子儿,否则,被称为“瞎唡”(意为违背游戏规则,失效、失败了。)改换别

童年的游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