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国现当代文学》
绪论
1 .《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上册) 朱栋霖丁帆
朱晓进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3.《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黄修己著中国青年出版社
4.《中国现代文学史简明教程》许祖华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5.《中国现代小说史》夏志清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年第3版
几本《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材
第一节绪论(一)
一、中国现代文学的含义
1、1917年1月《新青年》杂志刊出的
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为标志,发生的文学革命
2、什么是现代文学?
用现代文学语言与文学形式,表达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感情、心理的文学。
二、文学现代化产生的条件
,随着维新思潮渐兴起,白话文的通俗性和在下层民众中的宣传作用,开始受到一批有识之士的重视。(裘廷梁、域外小说---林纾、鲁迅)
2.“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对文学现代化的推动。
,为中国社会的转型创造了条件。
(1)废科举,兴学堂,新式文化教育得以发展。
(2)法律对从事文学活动者和报刊的繁荣提供了基本的保障。
(3)与报刊同时发展的是现代出版事业。
(4)现代社会分工在文学创作队伍方面率先实现,出现了自由撰稿人。
三、文学现代化的几层含义:
,需要文学充分发挥其作用
、世界文学的深刻联系
四、文学现代化的内涵:
,文学观念与品格的变革。(文学的内容与形式、文学的俗与雅、形式的大众化与先锋性、平民化现贵族化、文学风格的时代性与个人化)
(诗歌:格律诗与自由诗;诗化小说与心理分析小说;)
第二节绪论(二)
一、中国现代文学的分段
1、1917-1927年期间的文学,叫五四文学,也叫20年代文学。
2、1928——1937年左翼革命文学、人文主义文学并存的30年代文学
3、1937——1949年以全民族的抗战文学为开端以及继承、发展的多地域、多元化、大众化的40年代文学。
二、现代文学的特征
1. 白话代替文言。古典文学中占主流的文学是诗歌、散文,是用文言进行写作,小说、戏剧不被视为正宗文学;而现代文学则提倡白话,提倡小说、戏剧的创作。
。古典文学是非人的文学,现代文学是人的文学。周作人提出“人的文学”。
。指现代文学由于时代的原因而纳入世界文学的范畴中。它不是孤立的,是在吸收其他国家文学的基础上而形成的。
三、中国现代文学学习的目的、方法
:
获得现代文学史与作家、作品的较为丰富的文学知识,提高对现代文学现象及作品的历史的、美学的判断和批评的能力,即审美批评能力。
:
在能力培养方面,要学会历史的、美学的分析与研究现代文学现象和作品的方法,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在学习中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分析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
(1)学理论——文学史、文艺学、美学、艺术、哲学、心理学、语言学等
(2)读作品——原著、传记、评论、赏析等。背诵名篇。
(3)勤思考多练、写心得体会、讨论交流、写小论文、小评论和赏析文章。
(4)树立大文学观——要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串联的方法,融会贯通各门课程、各个学科。
895-第一章《中国现当代文学》绪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