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是一种能够令人产生多种情绪的东西……当窗外那像柳絮、像芦花般的雪花,正在纷纷扬扬地从天而降的时候,当大地被雪花装饰得像铺上白色的地毯一样的时候,站在窗户边上,望望它们,会有许许多多的感觉:它们使我心情愉快,即使是遇上了不痛快的事情,我也会感觉到心情很通畅。
雪花很白很白,白得那么纯洁。它们把大地变得也很纯洁、很美丽。我有种这样的感觉:雪不仅仅使万物变得纯洁,也使人们的心灵变得像它一样美丽、纯洁。
这时,一片雪花沾到窗户上,又立刻化了。我想:雪也许会在停了以后,很快就化了。我真有点舍不得它们化掉。但是,雪终究会化的。但它短暂的“生命”却能够保护植物、湿润并清洁空气。我认为它是最无私的,它在默默地奉献着它的“一生”。
“雪绒花,雪绒花……”当我看着雪花正在洗礼着这个世界的时候,《雪绒花》的旋律会在我的脑子里回荡。这曲子那抒情的旋律,能够准确地表现出雪的美好。但愿雪能够真的如《雪绒花》中说的,祝福我们的祖。
我留恋这些雪,因为它们也曾有过美丽的时候。当雪停了,阳光又一次照射着大地。一阵风吹来,把地上、树枝上的松雪吹起,在蓝蓝的天空中飞扬,阳光使它变得更加晶莹。我这时感觉到了雪正用这最后时间,把自己最后的美丽全部展现出来,然后就默默逝去,化为水去滋润大地。
沁园春·雪
毛泽东
一九三六年二月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沁园春·雪毛泽东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宋太祖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听读诗词体会魅力
学习本课需解决的问题:
1、写了那些具体景象。
2、“望”字统领哪些内容?
3、想象句;实写,虚写。
4、承上启下的句子。
5、“惜”字统领的内容。
6、动静结合。
7、比喻句、拟人句。
8、总启句。
9、主旨句。
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中华人民共和(1949~1954)和中华人民共和(1954~1959)。字润之,笔名子任。
毛泽东简介
《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2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他率领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后,又领导全党全军开展抗日战争。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同志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过后写下了这首词。词里抒发了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表达了当今革命英雄空前伟大的抱负和无比坚定的信心。这首词,写景,纵横千万里,气势磅礴,旷达豪迈;议论,纵贯古今,气雄万古,风流豪壮。
写
作
背
景
这首词公开发表于1945年8月。当时抗战胜利,蒋介石假意电邀毛泽东去重庆和平谈判。毛为了争取和平,不顾个人安危,与周恩来飞抵重庆,与蒋谈判。期间,诗人柳亚子向毛泽东“索句”,毛就把10年前写的《》抄给他。柳和了一首,发表在《新华日报》,不久《新民报》发表了毛词,引起各方关注和反响,迅速在人民当中传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和胜利信心。据说蒋还暗中组织写词高手,填写“沁园春”词,可没有超过毛词的。于是他恼羞成怒,指使一些反动文人进行诽谤和攻击,但终于被赞扬这首词的正气给压下去了。
发
表
背
景
准备飞往重庆的毛泽东
毛泽东和蒋介石谈判时的合影
题解沁园春雪
沁园春,词牌名。相传东汉窦宪仗势夺取沁水公主园林,后人作诗以咏其事。此调以此得名。“雪”为题目。
毛泽东一生写过不少诗词,其中我们熟悉的用“沁园春”填词的有《沁园春·雪》和《沁园春·长沙》
第一轮读悟:整体感知,确立朗读基调,初悟词句
自由朗读:
读准字音,扫清字词障碍。
沁园春( )莽莽( )红装素裹( )稍逊( )顿失 tāo tāo( )江山多jiāo( )一代天 jiāo( ) 成吉思汗( ) 分外妖娆( )( )
数风流人物( )稍逊风sāo( ) 今朝( )
个别朗读:
各组推荐一位来朗读,比一比看一看,谁能把握节奏,读得准确流畅。
齐读:
这首词究竟写了些什么?
沁园春雪
1936年2月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沁园春 雪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