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
刘平安 :**********
重庆市巫溪县上磺中心小学校
摘要:本论文讨论了农村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自主识字才能,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和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只有学生的兴趣进步了,识字效率才能进步。(精品文档请下载)
二、开拓多种识字途径,拓展学生识字空间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老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进步学生的语文才能.”这段话告诉我们,在语文教育的广阔天地里,蕴藏着丰富的自然性课程资源、社会性课程资源、人文性课程资源,语文教育应直根于现实生活,面向将来,语文老师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
老师除了要帮助学生掌握教课书上会认会写的字外,还要巧妙引导学生利用课外学习资源,培养自主识字的意识和习惯,让学生认识更多的字。我们从一年级起就要注意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开拓多种识字途径,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增加识字量,为他们今后的阅读和习作打下坚实的根底。(精品文档请下载)
(一)、利用校园文化识字。学生进入校园,扑面而来的校名、校训、小学生守那么和学校里的板报等都可以作为识字的教学资源;进入班级,班级名、黑板报、班级制度、课程表、,刚开学,由于学生不认识课表,不知道每节课是什么课程,也不知道该做什么样的准备,每当音乐课和体育课等不是在教室里学习的科目,学生都需要任课老师来告诉学生是什么课,然后带着学生到什么地方去上,我告诉学生,这样太费事,然后我就教学生自己学会认识课程表,认识课表中的课程名称并做好每堂课的准备工作,两三周过后,一部分孩子已经会认识课表了,他们通过对课程表的认识,,我让学生认识座次表中伙伴的名字,一年级的孩子对于担任小组长、课代表等“官职”是很感兴趣的,于是我提出各“官职”的认命标准,认识本组同学姓名的可以当小组长,小组长负责收发本组的作业本和带着本组同学做劳动和开展其它活动;认识全班同学姓名的就可以当班长,班长就是老师的小助手,可以行使老师给予的权利。学生们听了,个个都想当小组长或班长,,许多学生就能将全班学生姓名中100多个汉字记住了,也能顺利地帮老师收发本子了,这样一来,不光减轻了老师收发作业本的工作量和满足了学生
“当官”的愿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认识了很多的汉字。(精品文档请下载)
(二)、在课外阅读中识字。一年级的学生都很喜欢听故事,每周的班队课,我都给学生讲《幼儿画报》等读物中适宜孩子年龄特点的小故事,在学生认识了一部分汉字后,我索性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这些读物,当然,阅读是有困难的,当孩子遇到不认识的字,我要求孩子通过多种方法去解决,比方有拼音的就自己拼读,要是没有拼音的可以同学或老师。由于一年级上册尚未学习查字典,所以课后只要有孩子拿着课外读物向我跑来,我都明白孩子都是来请教生字读音的,当然我也认认真真的教孩子每个字,每句话该怎么念。一段时间后,我要求学生把自己读到的故事在班队课上讲给小伙伴听,来展示自己阅读的收获。一年级孩子是很喜欢表现自己的,虽然故事讲得不太流利,但在老师的
论文——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