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中国民族传统技艺
第一节中国书画艺术
书法的起源
文字类型:表形文字、表意文字、表音文字
书法的历史沿革
——商至西汉
——秦代书法
——东汉至南北朝
崔瑗《草书势》第一部书法理论专著
张芝创立了草书,“草圣”
二王:王献之、王羲之——书圣
《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
《洛神赋》王献之
南帖北碑
——隋唐五代
——宋至明中
宋书法家代表人物:苏轼、黄庭坚、蔡襄
——明中至清
——今天的书法
字体的类型及书法简体
中国书法从字体类型分:篆、隶、楷、草、行
大篆包括殷代甲骨文、钟鼎文和周代的石鼓文。其笔画遒劲凝重,结构茂密奇崛。
小篆是秦统一六国后使用的文字,是李斯在大篆的基础上简化创制而来。小篆笔画为单线,粗细不变、首尾浑圆,是相当规范的正字,比大篆更为匀称整齐,更加简化和定型。
(2)隶书。隶书字形扁方,线条比小篆简直;笔画出现了“波势”和“挑法”,结构工整,棱角分明。
(3)楷书。盛行于魏晋南北朝,唐代是其鼎盛时期。楷书的笔画平直、方整,结构匀称端正。
(4)草书。可分为章草和今草。章草是隶书的草体,笔画或省略或连缀,但字字独立。今草是章草的进一步“草化”,又称草书,上下之间,笔势牵连相通,偏旁作了许多省略假借。
(5)行书。行有流行、行走之意,书体近于楷书而不拘束,近于草书而不放纵,笔画有连有断,书写较为自由.
东晋的王羲之擅长楷书、行书和草书,被后人尊为“书圣”,其代表作《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唐代的张旭,号称“草圣”,其代表作为《古诗四帖》。
蔡襄代表作为《万安桥记》
苏轼代表作为《前赤壁赋》
黄庭坚代表作为《松风阁诗》
米芾代表作为《苕溪诗帖》的书法则以行书见长,人称“宋四家”。
兰亭集序
古诗四帖
前赤壁赋
第八章 中国民族传统技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