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北师大版小学四上《古诗二首(鸟鸣涧)(暮江吟)》ppt课件111.ppt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2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古诗两首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mó 、jíé) ,人称诗佛 ,名、字合之为“维摩诘”,“维摩诘”乃是佛教中一个古诗两首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mó 、jíé) ,人称诗佛 ,名、字合之为“维摩诘”,“维摩诘”乃是佛教中一个在家的大乘佛教的居士,是著名的在家菩萨,意译为净名、无垢称诘,意思是以洁净,没有染污而称的人。可见王维的名字中已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
作者简介
鸟鸣涧:鸟儿在山中鸣叫。山名。
  涧:两山之间的小溪。
  闲:安静、悠闲,含有人声寂静的意思。
  空:空寂、空空荡荡。空虚。这时形容山中寂静,无声,好像空无所有。
  时鸣:时常,不时。不时地啼叫。
  时:时常,偶尔。
  惊:惊动,惊扰。
作品注释
诗句理解
人声都已闲寂了,细碎的桂花轻轻地落着,夜静得好像整个山全是空空的。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亮从东边的山头出来,惊醒了山中的鸟儿,不时发出一声声的鸣叫回荡在春日的山涧中。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赏析
这首诗是描写深山春夜的美丽景象,充分表现出作者观察入微、善于写景的专长。看似寂静无声,却听得到花瓣落地、涧水淙淙、啾啾鸟鸣等天然乐章;仿佛空无一物,其实热闹非凡,有桂花、明月、山林、小鸟、涧水,还有静观这一切景致的“人”—作者。
赏析
这一切,使整个山野显得更加空灵静谧,却又生意盎然。
读这首诗,就像欣赏一幅有声、有色、有味的春山月夜图。
主題
唐代诗人王维所写的诗以优美著称,一向被人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本诗作者觉得友人居住的地方环境优美,风景如画,所以作了这首诗送给友人。
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白居易(772—846)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西渭南)人。中进士后任左拾遗,后被贬为江州司马,晚年任杭州、苏州刺史和太子少傅等职。他目击当时日益腐朽的政治,比较接近劳动人民,了解他们的痛苦生活。他的诗歌反映现实生活,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文字通俗易懂,流传较广。著有《白氏长庆集》等。
作者介绍
暮 江 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诗歌朗读
夕阳,快要落山的太阳。
展开,铺展。这里是斜照的意思。
碧绿的颜色。形容未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所呈现的青绿色。
可爱,令人爱惜。
字词解释
残阳:
铺:
瑟瑟:
可怜: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残阳:夕阳。
瑟瑟:碧绿的颜色。
可怜:可爱。
傍晚时分,快要落山的夕阳,柔和地铺在江水之上。晚霞斜映下的江水一半是碧绿的,一半是鲜红的。
九月初三这个夜晚是多么可爱啊,岸边草茎树叶上的露珠像珍珠一样晶莹剔透,而冉冉升起的一弯新月像一张精巧的弯弓。
古诗大意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配乐朗诵
《暮江吟》这首诗作者通过对深秋时江水夜晚景色的描写,抒发了作者赞美和爱怜的思想感情。
同样是歌颂明月,却可以用“美”和“静”来表达。其实古往今来,一轮明月曾让无数文人墨客不惜笔墨,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学过哪些与月亮有关的古诗?
拓展延伸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借明月思故乡。   王维以月为友,在《竹里馆》中留下了“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的千古名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描写了海上月。
想必大家意犹未尽吧。在这里向同学们推荐一些与明月有关的古诗。   李白《关山月》   苏轼《中秋月》   李商隐《霜月》   白居易《江楼月》……
再见

北师大版小学四上《古诗二首(鸟鸣涧)(暮江吟)》ppt课件11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xc6688
  • 文件大小4.22 MB
  • 时间2022-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