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炎诊疗指南
2014衡水男科标准化诊疗高峰论坛
主讲人:衡水现代泌尿专科医院泌尿一科主任朱艳增
急性前列腺炎
是一种定位于前列腺的急性感染性疾病,有明显的下尿路感染症状及畏寒、发热和肌痛等全身症状,尿液、前列腺液中白细胞数量升高甚至出现脓细胞。
慢性前列腺炎
是指前列腺在病原体或(和)某些非感染因素作用下,患者出现以骨盆区域疼痛或不适、排尿异常等症状为特征的一组疾病。
1. 传统的分类方法
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acute bacterial prostatitis, ABP)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chronic bacterial prostatitis,CBP)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hronic nonbacterial P)
前列腺痛(prostatodynia,PD)
2. 新的分类方法
Ⅰ型:相当于传统分类方法中的ABP
Ⅱ型:相当于传统分类方法中的CBP
Ⅲ型: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
Ⅳ型:无症状性前列腺炎(asymptomatic inflammatory prostatitis, AIP)
前列腺炎是成年男性的常见疾病。有资料显示约有50%的男性在一生中的某个时期会受到前列腺炎的影响。部分前列腺炎可能严重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对公共卫生事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
1. 发病情况:
前列腺炎患者占泌尿外科门诊患者的8%~25%。
2. 前列腺炎发病的影响因素
前列腺炎可以影响各个年龄段的成年男性。50岁以下的成年男性患病率较高。此外,前列腺炎发病也可能与季节、饮食、性活动、泌尿生殖道炎症、良性前列腺增生或下尿路综合征、职业、社会经济状况以及精神心理因素等有关。
Ⅰ型前列腺炎
病原体感染为主要致病因素。由于机体抵抗力低下,毒力较强的细菌或其他病原体感染前列腺并迅速大量生长繁殖而引起,多为血行感染或经尿道逆行感染。病原体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白菌、变形杆菌和假单胞菌属等,绝大多数为单一病原菌感染。
Ⅱ型前列腺炎
致病因素亦主要为病原体感染,但机体抵抗力较强或(和)病原体毒力较弱,以逆行感染为主,病原体主要为葡萄球菌属,其次为大肠埃希菌、棒状杆菌属及肠球菌属等。前列腺结石和尿液反流可能是病原体持续存在和感染复发的重要原因。
Ⅲ型前列腺炎
发病机制未明,病因十分复杂可能是多种病因同时起作用:
1. 病原体感染
2. 排尿功能失调
3. 精神心理因素
4. 神经内分泌因素
5. 免疫反应异常
6. 氧化应激学说
7. 盆腔相关疾病因素
前列腺炎诊疗指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