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简介
“语言学概论”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
基础课,重点是从语言结构的整体和全局考察和把握
语言的结构脉络,讲授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
主要讨论语言的性质、语言的结构规律和演变规律。
为提高语言理论水平、进一步学习和深入研究其他语
言课程奠基必要的语言理论基础。
你能回答下列问题吗?
:同样是名词的重叠,“家家”“人人”表示
“每一家”“每一个人”,而幼儿语言中的“回家家”“吃饭
饭”“拿勺勺”却不能理解为“回每一个家”“吃每一顿
饭”“拿每一个勺子”,为什么?
?为什么?
不同吗? 知道原因吗?
、过去进行时、现在完成时、
过去完成时等等“时体”的概念,汉语中也可以用动态
助词“着”“了”“过”表示,例如:
你怎么吃?
你怎么吃了?
下面这两句表示了什么样的时体概念?能解释一下
吗?
这本书看了三天。
这本书看了三天了。
,为什么在indefinite[in‘definit]“模糊的”中是[in],plete中是[iη],而在impossible中是[im] ?
6.《非诚勿扰》,一韩国人问乐嘉:“我来中国不是坐火车的”这样说有什么不对,乐嘉和孟非不知如何回答。然后孟非想到一个笑话,说是一个英国人到中国考英语四级没过关。
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中抽象、概括出人们“可
以意会,难以言传”的道理。
课程体系
导言第一章语言的功能——语言的地位和性质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
第三章语音和音系
第四章语法——语言的结构
第五章语义和语用
第六章文字和书面语
第七章语言演变与语言分化
第八章语言的接触——语言的发展
第九章语言系统的发展
导言
一、语言学的对象和学科性质
二、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三、语言学的应用价值
一、语言学的对象和学科性质
语言语言学研究的对象
语言学研究语言的科学
研究探索语言的本质、结构和发展规律
二、语言学发展简史
语言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一般认为是在19世纪以后随着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建立而创建起来的。而语言研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四、五世纪甚至更早。人们习惯于把19世纪以前的这段语言研究史称为语文学时期。
印度
中国
希腊-罗马
中国传统语文学
统称“小学”,包括
文字学、音韵学、
训诂学。
传播阅读“吠陀经
文”;公元前4世纪
《巴尼尼语法》(梵语
语法)。古印度
语法的贡献:形态、
词类、语音。
古希腊关于语言
问题的两场大论战。
古罗马语言学家瓦罗的
《论拉丁语》。
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小学,以字为中心研究文字的形、音、义,从而形成四个既独立又有密切联系的子学科: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古时小学先教六书,所以有这个名称。由于“小学”的目的是解经的,所以它没有自己的独立品格,而只是经学的附庸。
文字学,语言学的一个分支,研究文字的性质、结构、演变和使用等。
音韵学,语言学的一个分支,研究汉语语音结构和语音演变等。
训诂学,语言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古书字句的解释。
语言学纲要导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