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 多尽孝
腊月二十九晚,我在一公共汽车上听到两位中年男女的对话。
男的问:“今年春节都去哪儿? ”
“三十去婆婆家,初一去娘家。嗨,反正到哪儿都是老老小小一家子,既累又烦。你呢?”
那男子默然,过了父母在 多尽孝
腊月二十九晚,我在一公共汽车上听到两位中年男女的对话。
男的问:“今年春节都去哪儿? ”
“三十去婆婆家,初一去娘家。嗨,反正到哪儿都是老老小小一家子,既累又烦。你呢?”
那男子默然,过了好一会才用一种低缓酸涩的语调喃喃道:“你们过年都有个去处,可我――两边的老人都不在了。”车厢被不断飞掠的各式灯光映得雪亮,说此话时,他那泛着莹莹泪花的目光正茫然飘向遥远而漆黑的夜空,脸上充满凄然。
那女人并未察觉,依然喋喋,而我的心却一阵微微震颤。我想起了我的母亲。
20多岁时由于年轻气盛、性格倔强,有时不免与母亲磕磕碰碰。记得有一次母亲十分凄切而又动情地对我说:“你不要以为你长大了就不需要妈了,其实你妈活一天就是你一天的福分。你妈哪怕是瘫在炕上,可只要还有一口气,这屋子就不是空的,你进了家门就能叫声妈,就有人答应,也有人对你问冷问热。假如你妈没了这口气,你的那声妈就再也没地方叫去了。”
母亲的话我虽记得很真切,却直到十几年后的今天,才由那位男子以他的切身感觉为我做了最全面的诠释,使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于是去年春节,除了不得不去的地方,我始终都默默地守着70多岁的老母。虽然她一直都在不停地为我们忙这忙那,但看得出,她忙的心甘情愿,忙的欣然。
人的生活由几个基本部分组成,除去学习、工作,还包括父母、兄弟姐妹、妻子儿女、亲戚朋友等几个情感部分,缺一都不能称之为完整的生活。但我们中的许多人,尤其是那些三四十岁却往往将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用宋苦苦地“等待戈多”,抑或说是实现“理想”,而舍弃了继续去享受叫爹叫妈的乐趣。也许我们不得不这样做,一来儿女还太小,二来只有名利加身才能向世人证明你的价值,因为别人确实是以此来评价你的。但这种“得陇望蜀”的追求可曾有满足的时候呢?许多人就在这种“此情漫漫无绝期”中被突然告之:“你需要去趟北京八宝山送一下你的父亲或是母亲了。”虽说这足以使人倏然猛醒,却已失去了许多(其实做父母的失去的更多)。
因为不得己的原因,前几天我曾去过一趟八宝山火葬场,那可真是个人死后必须得去,活着时又最不该去的地方。我发现,不管是那些如何自诩位尊于三公九卿的人士,还是彼此都觉得对方简直是具有勾魂摄魄魅力的俊男靓女,当他们最后一次扑在自己父
父母在 多尽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