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驴”做“戏”
徐娅萍 “我从小就有一个梦想,成为一个沈阳的名人,今天没想到居然是以这样的方式……”
【镜头回放】
2004年底,沈阳中正艺术品拍卖会上,持303号牌的神秘女子张小姐频频举牌社会公开有关竞买人的隐私信息,为竞买人的此次商业投资运作计划和竞买人带来了极大伤害。贵拍卖行的此种行为从根本上导致了竞买人的合同目的无法实现,因此依据法律要求解除合同。”
律师函还声称:“张姝婷小姐进场前已经按照贵拍卖行的要求交纳了1万元人民币的押金,从而得到了参加竞拍的资格。但在‘下午场’开始后,贵拍卖行却毫无道理地剥夺了张姝婷小姐继续参加竞买的权利,取消其竞买资格,给张姝婷小姐及其委托人造成了损失。对贵拍卖行在这一法律关系中的违约行为,张姝婷小姐及其委托人要求贵拍卖行依法进行赔偿。”
随后,这几名男子将帆布背包拉链拉上,带着“300万元巨款”离开了拍卖行。“中正”一名经办此事的女财务人员当场失声痛哭,边哭边说:“这也太欺负人了。”
【“中正”态度:坚决诉诸法律】
短短10余分钟发生如此大的变化,让中正方面有些措手不及。在303号提出“解除合同” 时,何兴利当即表示:“没有交割款项,无权单方面解除合同。我们将保留采取法律手段,你们的行为是违反法律的。”
狭小的空间里几乎在瞬间充满了火药味,一触即发。
303号一行人离开后,何兴利立即表示:“尽管303号买家来了,但是其行为最终是没有按《拍卖法》的有关规定在3天内交割款项,而且带来的100多万元人民币也没让我们验证真假,存折200万元能说明什么?谁知道存折的真伪和它的主人是谁,也许钱和存折是借来的呢?我们将保留向司法机关起诉的权利,而且在没有按规定交割款项的情况下,单方面解除合同,我们肯定不能接受。只要收集全证据,我们起诉的时间不会很远。”
该行法律顾问杨昆律师当场表示,“转让竞价完全是合法程序,中正将通过法律手段讨还自己的利益和清白。”
【连曝丑闻:“天价第一拍”竟然“自卖自买”】
虽然并未进行实质交易,虽然价格“受其他因素影响”,这幅国画仍以“落槌价”被纳入2004年中国古代书画市场成交排行榜第二高位,它的收藏者说,这幅画将会以另外一个“天价”转手。
至少有三个当事人都向外界诉说过,自己在那次拍卖会上受到了严重的伤害。他们分别是争夺国画的两名竞拍人:自称进行“战略投资”并购买了大多数拍品的303号买家,一名女大学生;在现场一度“情绪失控”的150号买家,一名中年男子;以及精心筹划却换回满腹委屈的沈阳中正拍卖行。
关于那名女大学生所有可以挖掘出的和宜于向外界透露的细节,早已被反复咀嚼殆尽。那个22岁女孩,被广泛地怀疑为是一名恶意搅局者。关于150号的身份,外界知之甚少,只知他“来自浙江”。
如果没有电视录像的证明,“辽宁第一拍”背后更大的黑幕可能永远不会揭开。当一位沈阳收藏家在观看电视录像后,他指认150号买家是辽阳人王宝珠,而他在拍卖场上激烈竞拍的《岁朝喜庆图》“就在他自个儿手里”。换句话说,12月26日当天与303号买家――大四女生张姝婷激烈竞价、并以3600万元买走《岁朝喜庆图》的150号买家,竟是该画的所有者王宝珠!
在这个闹剧中,一直处于漩涡中心的303号女大学生也许其实只是在无意中踢破了一个拍卖行和卖家早已设好的“局”。
【局中有局:拍卖背后究竟站着谁?】
此消息一出,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就连局外人都普遍感到被愚弄――原来在这起拍卖界最大的“丑闻”背后还存在着另外一个“丑闻”!在这出“自卖自买”的传闻声中,几乎死水微澜的中正拍卖行与303号买家、150号买家和那幅“天价国画”显得更加扑朔迷离。
让我们根据录像带,以“事后诸葛亮”的身份,重温一下当日的拍卖“盛况”。
拍卖是于12月26日上午9点30分开始的。700多人作为参与者,怀着复杂的心情,看着那个穿白裘皮外衣的女孩子,从3万元拿下第一幅《仕女图》开始,频频举牌,拍下了95%以上的书画藏品。这是国内艺术品拍卖会上极为罕见的景象。
从录像上可以看到,“150号”是从《岁朝喜庆图》的叫价开始进入观众的视野的。他的介入宣告拍卖从表面上彻底失去了理性。
《岁朝喜庆图》起拍价在120万,大概有七位买家举牌叫价。它疾速地以每两秒抬升1万元的价格一路飙升。当价格“打着滚”翻到1000万元时,只有303号和150号竞价。“800万,900万,1000万,1200万……3000万”,一位此时退出场地的收藏家后来说:“完全不符合叫价常规,他们像
牵“驴”做“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