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 Protocol,协议)是互联网的支柱,它已经有近20年的历史,第一个正是发布的规范在RFC 791中只有简短的45页,定义了IP属于网络层协议,1991年,IETF确定了目前我们正在使用的IP协议版本,即IPv4,(Next Generation,下一代IP协议)或IPv6,这个版本经历了漫长的讨论和反复的修改,1994年IETF终于明确了IPv6的方向,IPv6的主要目的是解决IPv4中存在的问题,IPv6除了具有IPv4具有的功能外,还消除了IPv4的局限性,它们之间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
当你部署 IPv6时,:寻址和路由、安全、网络地址翻译、,IPv6还包括一个重要的特征:一套从IPv4迁移和过渡到IPv6的计划.
自1994年以来,,从DNS和应用程序如何存储IP地址,到数据报如何在以太网、PPP、令牌环、FDDI和其它媒介上发送和路由,,因此IETF也开发了IPv4和IPv6共存的标准和协议,如IPv4隧道里走IPv6,IPv6隧道里走IPv4,在同一个系统上长时间运行IPv4和IPv6(双堆栈),以及在各种环境中混合和匹配这两个协议.
协议v4(IPv4)
协议v4(IPv4)协议的第四个版本,它是第一个得到广泛部署的版本,和IPv6一起,,IPv4的详细定义可参考IETF发布的RFC 791,它取代了早期定义文档RFC ,如以太网,它以尽力模式运行,因为它不能保证信息能100%传递,也不能保证按正确的顺序传输,,如果通过数据报头中的校验和方法发现数据被损坏,数据将被抛弃,包括数据完整性在内,均通过上层传输层协议解决,,总共包含4294967296个有效地址,IPv4有四种不同的地址类型:A、B、C 和D.
有类别IP寻址
最初,IP地址被分为两部分,地址的高八位代表网络标识符,剩下的地址表示主机标识符,最大可以创建256个网络,人们很快就发现这样设计满足不了需要,为了克服这个限制,对高八位地址进行了重新定义,创建了一套网络类别,这就是后来著名的有类别网络,总共定义了五个类别:A、B、C、D和E,A、 B和C网络标识符长度不一样,剩下的地址部分用于标识主机,这意味着每个不同的网络类型可容纳的主机数目也不一样,D类地址表示多播地址,E类地址是未将来的应用程序保留的(译者注:有了IPv6,它还会被用到吗?).
无类别寻址
无类别寻址有三个基本类别
•子网
子网划分是一组技术,,
IPV4和IPV6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