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测绘中不可缺少的核心技术-GPS
摘 要:工程建设,测量、勘察是基础,设计是灵魂。优质工程和精品工程离不开高质量的测量、勘察与设计。水利工程测量即是为水利工程建设服务的专门测量,属于工程测量学的范畴,本文主要介绍了GPS技术平面、纵面测量提供依据;在水利工程施工阶段为闸门、渠道、堤坝建立施工控制网, GPS在水利工程测量中应用的初级阶段,能为建成投产后的水利建筑物防洪、地质灾害、建筑物变形等提供科学的依据。
三、泰顺县交溪流域水电站开发GPS控制网布设
交溪流域位于浙闽边境泰顺县内龟湖镇,是典型的W型大峡谷,、洋溪电站、甲家渡电站,三个电站建成,,建成投产每年能为泰顺县增加3000万元财政收入,对当地经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境内共有20几条支流,主要有泰寿溪、仕阳溪、泰柘溪等。
交溪流域GPS控制网长100km,南北走向,控制面积达100 左右,首级控制网按照D级精度要求布设,选用边联式构网。
GPS网的布设原则
为满足工程用途,在设计GPS网时充分考虑了本工程特性,同时在工作过程中也考虑到了如下因素
(1)测站因素:如网点密集,网的图形结构,时段分配,重复设站和重合点的布设;
(2)卫星因素:如文兴高度角与观测卫星的数目,图形强度银子,卫星信号质量;
(3)仪器因素:如接收机天线质量,记录设备等;
(4)后勤因素:动用的接收机数量,各观测时段的机组调度,交通工具和通讯设备的配置等。
由于本次观测过程设计区域广,选点在1/1万地形图上进行,每隔1km左右布设一个,在河湾处加密而布设一对(两点必须考虑其通视情况),考虑到GPS四等网最弱边长相对精度不大于八万分之一,因此GPS点件边长都大于了500m。点位大多选择在稳定可靠地势开阔的山顶或吐露的岩石上,接收机天线高度角15°以上的顶空障碍无少,在150m范围内无高压线或强电磁波辐射源,避开强磊干扰卫星信号的物体如大面积水域或平坦光滑的地面等。
本工程跨度大,为保证网的可靠性,笔者是通过增加网中多余观测值(即基线边)来实现的。因此采用了一下措施:
(1)保证节点的重复设站数;
(2)增加同步观测的GPS接收机台数,这样能保证每个GPS点至少有3条或更多条基线相连,同时也减少了观测时段;
(3)已知点尽量均匀分布于整个GPS网中。
四、GPS的外业观测
采用同步图形扩展式的观测方法,利用8台GPS作静态同步观测,观测条件正常时,观测时间为45分钟;观测条件不好时,适当增加了观测时间。在大凌河整治工程中,我们注意做好了一下几个问题:
(1)测前根据当地经纬度对卫星状态进行预报,选择最佳观测时段;
(2)做好外业观测记录,在进行GPS外业观测记录中,出准确记录天线高、观测点号、接收机号、观测时间等项目外,对于观测期间的卫星状况(如接收到的卫星数等)的变化予以了注意,便于后处理时分析使用;
(3)为了后期处理中能达到的符合精度的成果,保证接收机的同步观测时间。因为GPS测量主要采
水利测绘中不可缺少的核心技术-GPS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