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水稻褐飞虱的危害与综合防治.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水稻褐飞虱的危害与综合防治
【摘 要】 褐飞虱是中国乃至亚洲水稻种植区的首要害虫,分布广泛。主要危害是吸食水稻汁液、刺伤茎叶组织、传播和诱发水稻病害,大规模爆发将导致水稻产量大幅度下降。通过分析褐飞虱生活的适宜环境、生命周,一龄体长约1mm,五龄体长约3mm。15天后它可以发育成虫,成虫的体色是深棕色或浅棕色。
大多数昆虫通过摄取食物中的蛋白质来合成它们需要的蛋白质。褐飞虱通过吸吮水稻茎汁直接获得氨基酸。因此,水稻植株中游离氨基酸的组成和含量对褐飞虱的发育有重要影响。褐飞虱在灌入汁液后,会排出大量的蜜露,蜜露含有多種游离氨基酸,可以通过测量蜜露的排泄量来测定植物对褐飞虱的抗性。
危害
若虫丛生在水稻茎的下部,吸食水稻植株的汁液,水稻植株的含水量将迅速下降。唾液腺分泌一种有毒物质,破坏水稻植株组织,在受损的茎上形成许多褐色斑点。稻秆下部呈暗褐色,阻碍了水稻的生长。雌虫产卵时,用锋利的产卵管穿透叶鞘和茎组织,在叶鞘和茎组织中产卵,使水稻植株变黄或倒伏,当损害严重时,整个田里的叶子可在短时间内被毁。水稻的基部变黑发臭,常常导致茎杆脱落。此外,它还可能引起其他疾病。是水稻矮化病的昆虫载体。它能传播病毒性疾病,如水稻纹枯病等。 2 褐飛虱综合防治
栽培管理
对于褐飞虱越冬地,冬、春结合堆肥,清除农田边沟杂草,从而消除越冬昆虫的来源。同时,采用合理的轮作方式减少田间昆虫种群数量,恶化稻田稻飞虱生境。加强田间水肥管理,合理调配氮肥、钾肥和磷肥,增加有机肥的施用量,注重锌肥的实施。利用浅水灌溉,保持田间通风和透光,创造不利于褐蝇生存和繁殖的环境条件[5]。
生物防治
由于化学防治的过度使用,生物管理和选择抗性品种的需求日益增长。生物防治主要利用稻谷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天敌对褐飞虱进行生物防治。主要包括植物多样性利用、褐飞虱天敌防治和微生物防治。
植物多样性的利用 稻田植被的多样性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降低稻田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从而增强系统抵御褐飞虱等害虫的能力。如果增加农田植被物种多样性,%的食草动物数量将减少,%的天敌数量将增加。增加生物环境的复杂性往往更有益于天敌。作物间作会增加水稻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从而有效地控制褐飞虱的发生和危害。
天敌防治 褐飞虱有大量天敌,最常见的捕食者是蜘蛛。天敌是捕食性的昆虫,可以有效的控制褐飞虱的数量[6]。
微生物杀虫剂控制 微生物杀虫剂是褐飞虱生物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常见的微生物杀虫剂主要分为真菌、病毒、细菌和抗生素。目前,更常用的是苏云金芽孢杆菌、白僵菌和阿维菌素[7]。由于病原微生物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当湿度、温度等环境条件超过病原菌生长的适宜范围时,控制效果不理想。
物理控制
物理防治是在不影响生态系统稳定的前提下,预防和控制害虫的趋化性或趋光性。如使用废机油、采光器、蚊帐、淹没田地、诱捕褐飞虱等。机油的使用是有效的,但对人体和环境有负面影响。目前,最常用的是频率振动杀虫灯,它主要利用害虫的趋光性、颜色或波段等生物学特性来诱杀害虫[8]。
化学控制
杀虫剂仍然是防治褐飞虱的

水稻褐飞虱的危害与综合防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琪官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22-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