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构造。第八章
屋顶设计应考虑其防水、结构、节能、建筑艺术三方面的要求。
防水要求:首先是能抵御风、霜、雨、雪的侵袭。应防止雨水渗漏是屋顶的基本功能要求。
其次,屋顶应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 结构点构造设计
绘出屋顶平面排水图及各节点详图
。
屋面的排水组织设计一般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有组织排水
·屋面排水组织
排水组织设计就是把屋面划分成若干个排水区,将各区的雨水分别引向各雨水管,使排水线路短捷,雨水管负荷均匀,排水顺畅。
进行屋顶排水组织设计时,须注意下述事项: ①划分排水分区 排水分区的大小一般按一个雨水口负担200m2屋面面积的雨水考虑,屋面面积按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②确定排水坡面的数目及排水坡度 进深较小的房屋或临街建筑常采用单坡排水,进深较大时,为了不使水流的路线过长,宜采用双坡排水。并应根据防水材料确定排水坡度。坡屋顶则应结合造型要求选择单坡、双坡或四坡排水。
·屋面排水组织
③确定天沟断面大小和天沟纵坡的坡度值 天沟的功能是汇集和迅速排除屋面雨水,沟底沿长度方向应设纵向排水坡。天沟纵坡的坡度不宜小于1%。 天沟的净断面尺寸应根据降雨量和汇水面积的大小来确定。一般建筑的天沟净宽不应小于200mm,天沟上口至分水线的距离不应小于120mm。 ④雨水管的规格及间距 最常采用的是塑料和铸铁雨水管,其管径有50,75,100,125,150,200mm等几种规格。一般,民用建筑常用75~100mm的雨水管,面积小于25m2的露台和阳台可选用直径50mm的雨水管。一般情况下雨水口间距不宜超过18~24m(见图[屋面排水组织])。
有组织排水
在工程实践中按内排水、外排水、内外排水三种情况分为以下几种排水方案。 ①外排水方案
外排水是指雨水管装在建筑外墙以外的一种排水方案,外排水方案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雨水汇集到悬挑在墙外的挑檐沟,再从落水管排下。 :特点是屋面雨水需穿过女儿墙流入室外的雨水管。 :女儿墙挑檐沟外排水特点是在屋檐部位既有女儿墙,又有挑檐沟。 : 暗装雨水管的方式,将雨水管隐藏在假柱或空心墙中。
有组织排水
②内排水方案 雨水通过在建筑内部的雨水管排走。如中间天沟内排水。
有以下情况宜采用或必须采用内排水:严寒地区屋顶融化雪水易在外排水管冻结、外排水管有碍建筑立面美观和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等。
屋面坡度及形成方式
屋面防水材料的大小和当地降雨量两方面的因素。 防水材料如果尺寸较小,接缝必然就较多,容易产生缝隙渗漏,因而屋面应有较大的排水坡度,以便将屋面积水迅速排除。如果屋面的防水材料覆盖面积大,接缝少而且严密,屋面的排水坡度就可以小一些。 降雨量大的地区,屋面渗漏的可能性较大,屋顶的排水坡度应适当加大,反之,屋顶排水坡度则宜小一些。
,如是否上人活动的要求(上人屋面坡度一般取1%~2%),以及是否要蓄水、种植等。
。
不同屋面材料的屋面基层坡度范围见图6-2。
(1) 材料找坡
又叫垫置坡度,是将屋面板水平搁置,然后在上面铺设炉渣等廉价轻质材料形成坡度。
特点:结构底面平整,容易保证室内空间的完整性,但垫置坡度不宜太大,宜为2%,否则会使找坡材料用量过大,增加屋顶荷载。
(2) 结构找坡
又叫搁置坡度,是将屋面板搁置在顶部倾斜的梁上或墙上形成屋面排水坡度的方法。
特点:不需再在屋顶上设置找坡层,屋面其他层次的厚度也不变化,减轻了屋面荷载,施工简单,造价低,坡度宜为3%。但不符合人们的使用习惯,影响观瞻。
屋面防水
屋面工程防水设计的原则:
防排并举、合理设防、因地制宜、
综合治理
屋面防水等级划分依据:
建筑物的性质、重要程度、使用功能要求、防水层耐用年限、防水层选用材料和设防要求
防水等级分四级,年限分别为25、15、10、5
屋面的防水等级和设防要求
房屋建筑构造。第八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