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8、39页。
教学目的: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能识别角和初步用尺子画角。
2、通过让学生观察到了很多的角,其实,只要你擅长观察,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这个问题留给同学们,你可以查查资料,等下节课上课我们再来交流
七、板书设计: 认识角
角的大小:
边 记作:∠1 和张口有关、和边长无关
顶点 观察法
边 重叠法
一个顶点 , 两条边
八、教学反思 : 在数学教学中,我始终坚持以老师的引领为主线,以学生的探究为核心,以开展学生的思维为目的,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为契机,让学生在做数学中学数学,在学数学中用数学,在用数学中爱数学。
我的整个教学活动中都表达了兴趣性:因为二年级的孩子对单纯的学知识不是很感兴趣,所以我把故事贯穿整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知识,这也表达了“在快乐中学数学,学快乐的数学”,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到新知.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 《加减混合》
加减混合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75页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理解加减混合所表示的意义,能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才能,和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
3.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理解加减混合的详细含义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图片、小棒。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铺垫导入
:同学们,安徒生有一篇美丽的童话《丑小鸭》,大家听说过吗?这只受尽苦难的丑小鸭最终怎么样了呢? (最后丑小鸭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精品文档请下载)
今天,就让这个美丽的童话在我们身边变为现实吧!大家看屏幕,这里有4只丑小鸭,每只丑小鸭都带有3道题,只要同学们把这些题解决了,?(精品文档请下载)
2。出示速算题:
①3+5= 5—2= 3+2+3= ②8-8= 7+2= 10-5—2=
③10—3= 5+4= 3+2+4= ④4+6= 8—5= 7-2—3=
生速算出答案。学生每正确算出3道题都会有一只丑小鸭变成白天鹅.
[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对新事物有着天生的亲切感。我根据一年级儿童的心理用他们喜欢的童话激发兴趣,引入新课.](精品文档请下载)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师问:这时天空中又有几只天鹅飞过,看如今的场面,你能表达出来,并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看图答复。
[设计意图:由旧知导入新知,有利于学生在比较新、旧知的“异”和“同”之中,主动地去考虑,为学生自觉探究新知创造了条件,让学生认真观察,自己表达,理解图意,然后自己读题,自己试算,表达了学生活动的主体意识。](精品文档请下载)
(湖里有4只天鹅,又飞来3只,一共有几只天鹅?)
问:要算湖里一共有几只天鹅该怎么办呢?
(师板书4+3。再演示飞走2只的场面)如今湖里天鹅只数发生了什么变化?要求如今还有几只天鹅怎么办?
问:从几只里减去2只?(从原来4只加上3只的总数里减去2只。)
师补充算式:4+3—2,并读算式。生读算式。
问:同学们观察这道算式和前几节课我们学习的连加、连减有什么不同?
能不能像连加、连减一样给这种题起一个名字。
像这样既有加法又有减法的运算,我们把它叫做加减混合。
(板书:加减混合)生齐读课题。
+3-2所表示的意义。
讨论4+3-2怎么计算呢?这个式子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讨论、汇报:先算4+3=7,再算7-2=5。
强调,做题时一定要记住第二步是几减2。
指名说:湖里有4只天鹅,飞走了2只,又飞来了3只。
师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谁来列式?
列式为4-2+3。(师板书)
请同学们试做。做题时关键要记住哪个数?
回忆例1、例2的计算过程,说一说我们计算的顺序?
摆一摆:按这
创新性成果 (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