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新奥法隧道结构设计隧道工程(5)新奥法锚喷结构设计.ppt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4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新奥法隧道结构设计隧道工程(5)新奥法锚喷结构设计

锚喷支护结构的受力与计算
1、锚杆支护结构
⑴ 锚杆类型
① 全长粘结型
② 端头锚固型
全长粘结型
计的力学原理:采用的是围岩体和柔性支护共同变形的弹塑性理论。
② 弹塑性理论的基本概念:基于材料试验弹塑性曲线
③ 对于圆形隧道,作如下假定:
● 围岩为均质、各向同性的连续弹塑性体;
● 初始应力为自重应力场;
● 隧道视为无限体中的孔洞问题;
● 采用莫尔-库仑(Mohr-Coulomb)准则为塑性屈服判据。
④ 均质围岩中圆形隧道的弹性解
⑤ 均质围岩中圆形隧道的塑性解
● 基本方程:
● 边界条件:
● 塑性解:
⑥ 弹性区与塑性区边界上的连续条件
当r=R时,
⑦ 塑性区半径与支护抗力的关系
⑧ 由洞周位移计算围岩压力
● 弹性区引起的应力增量:
● 围岩引起的径向应变:
● 由以上关系得:
● 弹塑性边界上的径向位移:
● 据弹性区应力和摩尔库仑关系得:
● 变形过程中假设塑性区体积不变:
● 用洞周位移 表达的围岩压力
⑨ 围岩支护特性曲线
⑶ 锚喷支护结构承载力计算
① 初期支护(外拱)设计与计算
●初选喷层厚度t,可按照经验公式:t=, r0是隧道半径
●确定锚杆直径、长度和间距
●喷层支护抗力:
●承载环内岩体的抗力:
●锚杆的抗力:
●其它支护提供的抗力:
●总支护抗力:
② 二次支护(内拱)设计与计算
●内拱的承载力常是一种安全储备,安全系数
●内拱承载力: K=~
●内拱厚度:
(4) 隧道围岩位移量的容许值
① 影响隧道周边最终位移量的因素
● 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
● 原始地应力大小
● 开挖方式(全断面开挖小)
● 掘进速度(速度越快位移越小)
● 支护时机
● 支护方式
② 隧道周边容许位移量的确定原则
● 城市地下隧道的下沉量尽量小,一般不能超过5~10毫米;
● 浅埋山岭隧道容许位移量可以大些,一般小于30毫米;
● 深埋隧道洞周的位移不致引起有害松动为原则,一般30毫米左右;
埋深
围岩
<50m
50~300m
>300m
IV
~
~
~
III
~
~
~
II
~
~
~
相对位移值指实测位移值与两测点距离之比;
脆性围岩取小值,塑性围岩取大值;
I、V、VI类围岩可按工程类比选定容许值范围;
表中数据可在施工中做调整;
③ 一些容许位移量控制标准
● 我国《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规定容许位移;
● 法国工业部规定地下工程拱顶处围岩最大容许位移量
隧道埋深/m
硬质岩/cm
塑性地层/cm
10~50
1~2
2~5
50~500
2~6
10~20
>500
6~12
20~40
● 国外隧道工程师根据现场量测数据大小制定的危险警戒标准
等级
标 准
措施
三级警戒
任一点位移大于10mm
报告管理人员
二级警戒
两相邻测点位移均大于15mm或任一测点位移速度超过15mm/月
口头报告,召开会议,写书面报告及建议
一级警戒
位移大于15mm,且多处测点位移均在加速
主管工程师立即现场调查,召开现场会议,研究应急措施
⑸ 二次衬砌支护时间选择原则
● 各测试项目的位移速率明显收敛,围岩基本稳定;
● 已产生的各项位移已达预计总位移量的80%~90%;
● ~,或拱顶下沉速率小于 ~
锚喷支护施工原则
实施锚喷支护施工原则,是为了达到技术上可靠和经济上合理的目的
1、采取各种措施,确保围岩不出现有害松动
⑴ 洞形及侧压系数的选择问题,即在洞室的布置和造型上应适应原岩应力状态和岩体的地质、力学特征,尽量争取一个较好的受力条件。
⑵ 采用控制爆破技术:减少对围岩的扰动强度
⑶ 减少对围岩的扰动次数:尽可能采用全断面一次开挖
⑷ 初期支护及时快速:及时是抑制围岩变形的有害发展
⑸ 合理利用开挖面空间效应抑制围岩变形
● 开挖面的“空间效应”,是指洞室在掘进过程中,由于受到开挖面的约束,使开挖面附近的围岩不能立即释放其全部位移,这种现象称为开挖面的“空间效应”
⑹ 尽量减少其他

新奥法隧道结构设计隧道工程(5)新奥法锚喷结构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电离辐射
  • 文件大小4.39 MB
  • 时间2022-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