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做有境界的老师.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做有境界的老师,“一个不能少”

一个孩子4岁才会说话,7岁才会写字,老师对他的评语是:“反响迟钝,思维不合逻辑,满脑子不实在际的梦想。”他曾经还遭遇到退学的命运。
  一个孩子曾被父亲抱怨是白痴,在众人的眼
做有境界的老师,“一个不能少”

一个孩子4岁才会说话,7岁才会写字,老师对他的评语是:“反响迟钝,思维不合逻辑,满脑子不实在际的梦想。”他曾经还遭遇到退学的命运。
  一个孩子曾被父亲抱怨是白痴,在众人的眼中,他是毫无前途的学生,:“孺子不可教也!"
  一个孩子经常遭到父亲的斥责:“你放着正经事不干,整天只管打猎、捉耗子,将来怎么办?”所有老师和长辈都认为他资质平庸,和聪明沾不上边。
  这三个孩子分别是爱因斯坦、罗丹和达尔文。
每个孩子都是一座矿山,只是有些孩子在他的生命历程中幸运的遇到了他生命宝藏的挖掘者,有的却很不幸,他的成长之路缺少了一个航标、缺少了一个方向或是一种让他潜滋暗长的力量。无数的科学根据都论证了一个一样的道理:每个孩子的资质都是差不多的,,我们正好是那个宝藏的挖掘者,所以我们没有理由忽略任何一个被挖掘的对象。甚至,那些被些别人忽略的,正是藏得最完好,最能让我们享受成就感的。所以,我们得兴致盎然地去对待工作中那些我们“想说爱你不容易”孩子,面对稀有的阳光,他们是最容易灿烂起来的。(精品文档请下载)
前不久我在《读者》上看到一篇题为《瑞士的真正魅力》的文章,有这样一段话:
“瑞士高度重视教育的平衡开展,即根底教育,,最有特点的就是他的职业教育了。九年义务教育即初中毕业后 ,学生开场分流,约70%的毕业生进入职业学校(也称徒工学校),瑞士人认为,一个国家不能只培养科学尖子,还要培养职业尖子。正因为瑞士对教育的高标准要求,一个仅有700万人口的小国,不仅出了16个诺贝尔得主,而且孕育了世界一流程度的金融旅游、酒店、机床、钟表、电子等行业。在瑞士,徒工学校出来的人照样可以鹏程万里,瑞士最大的银行结合银行的大老板施图德尔就是徒工学校出身,据统计,在日内瓦,75%的老板均出自徒工学校。 (精品文档请下载)
由此可见,并不是孩子的错,,上技工学校似乎是一种耻辱,只有品学皆有问题的孩子才能去那个地位有如收容所的“技工学校"。正因为这样的原因,技工学校是别想吸引到优质的资源,没有优质的师资,就别想办优秀的教育。而上天赋予每个孩子不一样的秉性,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培养成科学家、诺贝尔得主。依上面的数据统计,我们职业教育的偏废,会让70%的孩子失去保护,受到忽略甚至是歧视,然后一点一点丧失自信,走向卑微,最终真的成为我们当初定位的“后进生”。所以我们教育的指挥棒真的要追求交响乐,假设只听见单调的歌声而没有各种乐器的伴奏,那我们的“将来之声"真不会到达和谐.(精品文档请下载)
当然,作为一个庞大的社会体系要完全彻底地进展改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还得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但相对于我们老师个体而言,只要有了这种认识,就不难改变自己的观念。为什么某某的学习成绩不好就要受到那么多的非难呢?为什么得忍受排名带给

做有境界的老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irfkk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2-08-1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