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国财务管理税务规划
(2001,2002),魏润水(2003),国家税务总局科研所课题组(2004),王亮
(2004)等。国外将这三者联系的实证研究比较多,基本确定了税收负担和经济
增长率的负相关关系,税制结构与经济增长率之间不很明确的相关关系,如
EngenandSkinner(1996),TanziandZee(1997),BransonandLovell(2001)。结合以
上研究成果,本文利用中国 1978—2004 年的经济和税收数据,就上面提出的一
些问题进行分析。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提供有关经济增长率与税收负担和税制结构的分析基础。这个基础包含两个步骤。首先使用线性规划技术量化
非税因素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第二采用 OSL 方法回归排除掉非税因素的影响后
修正的税收负担与税制结构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文章的第三部分通过运用
78—2004 年的中国经济数据,对模型做实证检验。最后,是本文的简要结论。
二、理论分析
评价一国的经济是否持续、稳定的增长,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是索罗
(Solow,1956)经济增长模型。在该模型中,一国的真实 GDP 增长率或者说产出是
由资本和劳动力投入以及技术水平所决定的,如下式:
(1)
其中是真实 GDP 增长率,代表技术水平增长率,和是输入劳动力和资本的增
长率,和分别代表 GDP 关于劳动力和资本的产出弹性或者说产出贡献。由于一国
的税收政策会对、、、、均产生影响,如税收政策的差异,会造成资本和劳动力的
流动和转移,影响到资本和劳动力在该国的投入;税收政策可能影响到资本和劳
动力的分配,从而影响到两者的产出弹性;税收政策对研发项目的优惠,会鼓励
研发活动,提高技术水平。所以,税收政策可以通过这五个要素,间接的影响到
经济增长率。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用税收的单位产出表示税收政策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度。
用表示第 t 年直接税对产出的贡献度,用表示第 t 年间接税对产出的贡献度,其
中为当年 GDP 值,和分别为当年直接税收入和间接税收入。需要注意的是,和的
倒数分别就代表了直接税和间接税的税收负担,这样表示也间接体现了税收负担
和税收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重写公式(1),如下:
(2)公式(2)间接的从税收负担和税制结构角度表明了税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但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是很多的,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税收
只是其中一个影响因素,为了完善公式(2),这里用一个非税向量表示其他因素
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其中分别代表其他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的因素,重写公式
(2)
(3)
虽然在公式(3)中将影响经济增长的非税因素考虑进来,但在实证过程中,
一个主要的问题是,非税向量 Z 难于量化。如果忽视向量 Z,使其成为缺省变量,
只要 Z 中的任何元素与和中的任何一个相关,估计结果将是有偏的和不一致的,
所以需要首先量化非税向量 Z 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量 化 非 税 向 量 Z 对 经 济 增 长 的 影 响 是 一 项 困 难 的 工 作 , 这 里 采 用
BransonandLovell(2001)的研究成果,通过建立一个线性规划模型量化非税向量
Z 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我们可以观察到的是、、、(),对于每一年来说非税环境的
影响是不同的,设变量为非税环境在第 i 年以及其他 T 个年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线性规划的目标函数是寻求与观察到的经济增长率相应的最小或最大的和或者
说最大或最小直接税与间接税负担的倒数。那么,和则表明了第 i 年在非税环境
的影响下,直接税与间接税对产出的贡献。设定,在观察到的经济增长率下,较
重的税收负担或者说较小的和,应趋于 1,也就是说在第 i 年的经济增长率下,
在较重的税收负担下,非税环境将发挥更多的作用,对经济增长产生更大的贡献。
反之,在较轻的税收负担或较大的和,应趋于 0,非税环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变
弱。因此,可以将作为非税环境的一个年度代理变量。线性规划的目标函数最小
或最大的和同样可以转换为求
{财务管理税务规划}我国税制结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