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三边”环境整治工作考察报告
坚持“四个结合”强化环境治理力度
——枞阳县赴宣城市公路“三线三边”环境整治工作考察报告
为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美好乡村建设暨“三线三边”环境治理工作会议精神,3月24日,枞阳县美好成声势,增强公路执法的威慑力。三是强化部门联动。联合公路、交警、运管和城管等部门开展“三车”专项整治,对超限运输和侵害路产路权等行为进行集中治理,做到齐抓共管,增强治理的针对性。同时,积极推动行业联合联动,将公路交通秩序整顿与超限超载运输治理、强化源头管理紧密结合;清除违章建筑和清理占道经营与探索管理模式、维护路产路权紧密结合;路域环境绿化美化与创建星级服务窗口、完善公路设施紧密结合,真正将公路路域环境治理与公路服务功能完善融为一体,实现路与环境和谐统一。四是强化创建联动。宣城市将公路路域环境治理融入全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园林城市和省级文明城市”等活动之中,突出地域特点,打造治理亮点,形成共建、共促、共创的合力。新建公路工程项目,公路路政管理提前介入,跟踪监管,确保路域环境治理与公路建设、路面改善同步推进,同步验收,减少了公路沿线违章建筑现象的发生。
(四)坚持美边与亮点相结合,提升治理效果。该市公路部门立足行业特点,突出整治重点,打造路域环境亮点,整体推进公路沿线整治。一是美化省际出口路。对涉及到的四处省际出口路交界处实施了美化、净化、亮化工程,突出景观带建设,选择多品种长绿树种,实施分层、立体培植,运用丛植、多株、连片组合及色彩搭配等方法,做到草本与木本相结合,乔木与灌木相结合,公路两旁乔灌花草错落有致,五彩纷呈,增强视觉美感,使外省同志进入安徽地界就感觉耳目一新,眼前一亮,精神一振,更好地展示了安徽公路新形象。二是绿化提升县际连接路。在原有绿化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树种多样、季相鲜明、乔灌花草结合的乡土特色,使公路绿化带高低错落,超伏自然,达到移步成景的观赏效果。根据不同路段景观特点,宜露则露,露出田园风光的佳镜与美景;宜透则透,透出远处的朦胧与虚幻;宜堵则堵,堵住连续的单调与乏味;宜诱则诱,诱出人们的遐想与好奇,展示出一幅“山深人不觉、村在画中居”的徽派画卷,给人以“车在画中行、人在画中游”的美感。三是文化点缀旅游路。在国道205宣城段等重要旅游路沿线整治中,进一步点缀文化元素,突出皖南地域特色,着墨徽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依托沿线山、水、人文、古建筑,因地制宜,采用绘画、雕塑、勒石、园林小品等形式,在公里碑顶端浇筑“红色之旅皖南行”的红旗造型,在公路挡墙镶嵌新四军形象浮雕,利用公路附属设施艺术地展示宣纸宣笔的神韵、旌德灵芝的魅力,做到有点缀而不繁,有意境而不乱,寓文化于大景之中。四是畅通城市周边路。对城市周边进出口公路,尤其是城乡结合部、市政和公路部门管养交叉路段进行全面整修,大力治理脏、乱、差,进一步完善公路标志标线,修复损坏的安保设施和其他公路附属设施,整治马路市场和非公路标志,保证公路路面平整、公路设施齐全有效、标志标线清晰醒目、行车安全顺畅,不仅为公路“三线四边”环境整治工作提供了扎实基础,同时,提升了“三线四边”环境整治工作丰富的内涵和镀金闪光元素。
二、收获与启示
“三线三边”环境整治工作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一项战略决策,是建设美好安徽的一个重要体现,而公路环境整治工作又是“三线三边”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造福人民群众的一件实事,必须积极创新、主动作为抓好这项工作。宣城市公路“三线四边”工作从总体上讲,就是紧密结合实际,探索出了一个好的长效机制,其成功经验也给予枞阳诸多启示。
启示一:领导重视、措施到位、落实有力是前提。公路“三线三边”环境整治工作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各级各部门必须把这项工作开展纳入精神文明建设重要一环,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为活动深入开展提供坚强保障。宣城市上下协同配合,积极开展整体战役,从市、县委、政府机关到乡镇,从市、县交通、公路局到基层道班,城管、公安、交通、公路、土地、环保等职能部门,既各负其责、守土有责,又能力协作、齐抓共管,把整治行动落到实处,使一些“顽症”、“死症”都得到根本解决。实践证明,只有领导重视、措施到位、落实有力,才能取得实效。
启示二:提高认识、明确目标、民本至上是根本。公路“三线三边”环境整治工作是执政理念的升华。自去年这项工作开展以来,伊始枞阳县少数乡镇和个别部门的同志没有真正意识到省委开展这项工作决定的真正内涵,有的把它看“偏”了,认为仅仅是公路和一些相关职能部门的事,与己无关;有的把它看“浅”了,认为仅仅是搞搞卫生的事,清清垃圾,繁琐得很;有的把它看“窄”了,认为仅仅是个公路环境的事,单一得很,枯燥乏味。据宣城市公路局和文明办同志说,该市市委、市政府明确公路“三线四边”工作开展目
“三线三边”环境整治工作考察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