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混凝土施工相关规范讲座.ppt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7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混凝土施工相关规范讲座
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
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应在所含检验批验收合格的基础上,进行质量验收记录检查.
分项工程验收时,除所含检验批均应验收合格外,尚应有完整的质量验收记录。
*
中包括一般规定、材料、钢筋加工、钢筋连接与安装和质量检查。
在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所含的检验批可根据施工工序和验收的需要确定。分为原材料、钢筋加工、钢筋连接和钢筋安装。
*
钢筋工程
一般规定
钢筋工程宜采用高强钢筋。
在运输、存放及施工过程中,应采取避免钢筋混淆的措施。
当需要进行钢筋代换时,应办理设计变更文件。
材料
钢筋的规格和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牌号
公称直
径范围
(mm)
屈服强度
( )
不小于
(N/mm2)
抗拉强度
( )
不小于
(N/mm2)
断后伸长率
(A)
不小于
(﹪)
最大力下总伸长率
(Agt)
不小于
(﹪)
HPB235
6~22
235
370


HPB300
6~22
300
420


HRB335
HRBF335
6~50
335
455


HRB400
HRBF400
6~50
400
540


HRB500
HRBF500
6~50
500
530


RRB400
8~40
400
600


钢筋性能基本要求
公称直径/mm
允许偏差/mm
不圆度/mm
6()/8/10/12
±

14/16/18/20/22
±
热轧光圆钢筋的直径允许偏差和不圆度
应符合下表规定:
公称直径/ mm
实际重量与公称重量的偏差/ %
6~12
±7
14~22
±5
热轧光圆钢筋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的允许偏差
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公称直径/ mm
实际重量与公称重量的偏差/ %
6~12
±7
14~20
±5
22~50
±4
带肋钢筋钢筋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的允许偏差
公称直径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5
钢筋内径










内径允许偏差
±
±
±
±
±
±
±
±
±
±
带肋钢筋的公称直径及钢筋内径见下表:
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一、二、三级抗震等级设计的框架和斜撑(含梯段)的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335E、HRB400E、HRB500E、 HRBF335E、HRBF400E和HRBF500E。检验所得的强度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屈强比)
。(超强比)
钢筋在最大力下总伸长率不应小于9%。
钢筋宜采用无延伸功能的机械设备进行调直,也可采用冷拉方法调直。当采用冷拉方法调直时,HPB235、HPB300光圆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得)大于4%;HRB335、HRB400、HRB500、HRBF335、HRBF400、HRBF500及RRB400带肋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得)大于1%。钢筋调直过程中不应损伤带肋钢筋的横肋。调直后的钢筋应平直,不应有局部弯折。
钢筋连接与安装
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二个或二个以上的接头。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公称直径的10倍。
钢筋机械连接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 107-2010的有关规定。机械连接接头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宜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中受力钢筋最小保护层厚度的规定,且不得小于15mm;接头之间的横向净距不宜小于25mm。
钢筋焊接连接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2012的有关规定。
当纵向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宜相互错开。每层柱第一个钢筋接头位置距楼地面高度不宜小于500mm、柱高的1/6及柱截面长边(或直径)的较大值;连续梁、板的上部钢筋接头位置宜设置在跨中1/3跨度范围内,下部钢筋接头位置宜设置在梁端1/3跨度范围内。
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及焊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应为35d(d为纵

混凝土施工相关规范讲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我是药仙
  • 文件大小1.24 MB
  • 时间2022-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