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溢性皮炎(2)
[临床表现] 分为婴儿型及成人型
1婴儿型 发生在生后3~4周,在头皮、面部,包括眉弓,双颊、驱干部、尿布区以及腋部,出现油腻细小的鳞屑性红色斑片,易结成淡黄色痂,严重者可伴有糜烂、渗出,瘙痒不维生素,炎症反应明显者,可短期口服四环素或红霉素抗炎。真菌感染泛发者:伊曲康唑100mg/d,2~3周,
范围较大、炎症明显者,甚至有红皮病倾向者且无明显禁忌症时,可短期小量使用泼尼松15mg/d,清晨顿服,并可短期加用雷公藤20mg,每天三次。
脂溢性皮炎中医治疗:潮红、渗液、结痂时可以清热、解毒、利尿为治则,用龙胆泻肝汤加减。仅有痒而无渗出时,以养血、润燥、祛风、清热为治则。
凉血清肺汤
生地、生山楂、虎杖各15g,玄参、川石斛、寒水石、桑白皮各12g,生石膏、白花蛇舌草各30g,生甘草3g。皮疹糜烂及伴油腻性脱屑者加茵陈、生薏苡仁各15g;鼻翼潮红者加制大黄9g,苦参片15g;皮损呈结节囊肿者加益母草15g,莪术12g;大便干结者加全瓜蒌12g,枳实9g。先将上药用水浸泡30分钟,再煎煮30分钟,每剂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2周为1疗程,根据症情可以连续用3~4个疗程。
清热除湿汤
黄连5g,黄芩、当归、甘草各20g,连翘、公英、知母、丹皮、生地、白芷各15g,升麻10g,石膏30g。水煎内服,每日1剂,每日3次,每次服150ml。并配合外用药(地榆、黄芩、甘草、艾叶、丹皮、连翘各20g;水煎湿冷敷),每日敷3次,每次30分钟。本方有清热除湿、疏风止痒之功
龙胆泻肝汤
龙胆草、栀子、黄芩、柴胡、生地、车前子、泽泻、木通、甘草各适量。红斑较甚者加用防风、荆芥;继发感染者加用金银花、菊花;痒剧者加用苦参、白鲜皮;皮损局限于下半身者加牛膝、黄柏。水煎,分2~3次服,每日1剂,3剂为1疗程。本方出自《医方集解》,有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之功。配合外用肤脂平治疗。
经典时评文章选读一
1、人民时评:别让“心酸手机” 灼伤“爱的能力”文 / 毕诗成
沉迷于手机是一种表象,更需要警惕的,是我们正在丧失爱的热情、爱的能力。
这几天,重庆一名小学生的“心酸作文”《爸爸看手机》在网上热传,“我的爸爸很爱看手机,每次有空他都会拿出手机来看。有一次,我叫爸爸进来跟我一起看书、玩、画画,可我叫完后,爸爸没听见,还是没有进来,害我叫了很久很久,终于把爸爸叫进来了,爸爸进来的时候还拿着手机……”
孩子对“看手机家长”的真实刻画,戳中了很多爸爸妈妈的心。有教师就此做课堂调查,超过1/3的孩子举手表示家长常常玩手机忽视他们,让人很心酸。更有小朋友在被问到“你知道爸妈做什么工作吗”,脱口而出的是“爸爸是用手机查资料的”。
这是一个技术变革的时代。智能手机正在井喷式“攻城略地”,丰富及时的资讯、花样繁多的游戏、方便快捷的服务,将手机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而人们在畅快享受的同时,也遭受着某种情感“病毒”的入侵:有些“低头族”把孩子搞丢了都没有发觉,而在许多孩子眼里,爸爸是“拿手机查资料的”,手机是妈妈的“女儿”……
人们在手机上花费太多时间,已经影响到了家庭的功能、社会的交往。不只是孩子,还包括被撇在一旁的老人,乃至于同卧一床的另一半,更不要说饭桌旁边的朋友、办公桌对面的同事……“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越来越多的“心酸”已经表明,这正在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性的社会现象,成为某种亚健康的群体文化心理。
手机玩到烫手,灼伤的是亲情与友情,尤其是最需要家长陪伴和呵护的孩子。对孩子来说,父母的关爱绝不只是提供物质的保障,缺乏父母关注和陪伴的孩子往往会患上“感情饥渴症”,对他人冷漠,对社会敌视,对自己厌弃。因此,“为了孩子,请放下手中的智能手机”,已成为世界多国民众的共同呼声。
“烫手的手机”只是一个拽走当下注意力的代名词。“智能手机烫手”的本质命题,是我们的内心,怎样葆有爱的能力,怎样葆有爱的品质。和老人孩子坐在一起,和朋友同事坐在一起,只是一种“陪着”的形式,如果没有发自内心的关爱、交流,没有沟通理解与责任感,不可能是一个尽职尽责的家长、一个有血有爱的“成员”。
人际相处需要时间,更需要质量。沉迷于手机是一种表象,更需警惕的,是我们正在丧失爱的热情、爱的能力。在虚拟网络上的社交达人,却是真实生活里的冷漠者;每个人常常被圈在自己的世界里,众声喧哗中强化着孤独。更严峻的现实是,我们正在将这种基于技术进步催生的“新时代病”,肆无忌惮地传递给下一代:我们自以为追赶着时代的潮头,简单地塞给他们先进的电子产品,哪管这些产品里,藏着既会伤害视力、又会伤害热情的冷漠病毒。
手机再智能,终究只是人的工具,如果不能理性驾驭它,人就会沦
脂溢性皮炎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