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寒防冻安全教育
防寒防冻小知识
一拍二摩三暖防寒招
到了冬季,人们就要采取一些措施抵御寒冷,保暖健身。下面“一拍、二摩、三暖”的手法,可以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从而达到御寒保暖、祛病健身的目的。
一拍溃疡患者旧病复发,甚至引起胃出血。胃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冬天要注意胃的防寒保暖和饮食调养,进食要定时、定量,食温、食速要适中,少食油腻,忌食生冷辛辣,勿暴饮暴食,戒烟戒酒。
风湿类关节病反复:
冬季多风以及在一些相对潮湿的环境里生活,可加重寒冷刺激,以致血液瘀滞,经脉痹阻,使得“老寒腿”等风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病情反复,表现为肢体酸麻胀因,屈伸不利,疼痛加重。因此,除有效避寒之外,冬天还要注意避风和避免潮湿,选择优质蛋白和高维生素以及易消化食物,动静结合,劳逸适度,适当锻炼,注意患肢保暖,切忌使用冷水,必要时可做一些理疗。
季节性皮肤损害:
既干又冷且有风的天气可引起人体皮肤及皮下毛细血管收缩以及汗腺和皮脂腺分泌减少,从而导致皮肤粗糙或发生皱裂并出现皮肤瘙痒症,口角炎等损害。耳、鼻、手、足等血液供应相对较差的部位,受到寒冷刺激,可致皮肤冻疮,甚至发生大面积冻伤。对于冬天干燥性皮肤损害,要注意多吃蔬菜、水果以及富含维生素A对的食物,洗浴时水温不宜过高,不要使用碱性太强的肥皂,洗完后可搽些护肤品加以保护。预防冻疮,要多活动和注意肢体锻炼,鞋袜要宽松,外出时戴好手套、帽子、口罩和耳罩,并适当对这些裸露部位进行按摩。
防寒小窍门
◆首先,洗脸次数别太多!在冬天,应该尽量减少洗脸的次数。洗脸时也不要使用过热的水,水温过高一方面会直接灼伤皮肤,另一方面也会把脸上的油脂冲洗干净,就起不到保护皮肤的作用了,容易造成皮肤干裂。另外,洗完脸后最好过半个小时以后再外出,这样能降低寒风对面部皮肤的伤害。
◆冬季嘴唇特别容易干裂,有的人喜欢用舌头舔嘴唇,用唾液来保持嘴唇的湿润,可效果却是适得其反、越舔越干。这是因为唾液中含有粘稠的淀粉酶,留在嘴唇上的唾液水分蒸发完后,淀粉酶就会象一层糨糊一样留在嘴唇上,这样更加容易造成嘴唇干燥,甚至破裂出血。冬季保护嘴唇,最好还是使用润唇膏。
◆洗头时间有讲究,冬季洗头应该选择一天中温度较高得时候,切忌在睡觉前洗头,因为一般用热水洗头后,头皮上的毛细血管扩张,机体向周围辐射热量增多。同时,洗头后头发是湿的,水分蒸发时会带走很多热量。在这个时候去睡觉,十分容易引发感冒。
◆穿衣不宜过紧。大家普遍认为,冬天保暖就应该把衣服穿多一点、穿紧一点,其实这是一种片面的认识。穿着衣物如果过紧,人体的血液循环会受到一定的阻碍,反而不利于保暖。比如鞋袜穿得过紧会导致脚部血流不畅,热量无法顺利到达脚部,脚反而觉得更冷了,长期这样,会导致冻疮发生。
◆搓搓揉揉防冻疮。寒冷天气,很多人的手、脚、脸部等地方会出现冻疮。治疗冻疮的简便方法,一是热熨法,用电吹风距皮肤20厘米左右对准患处,用热风徐徐吹拂5分钟,以加快皮肤血液循环。二是按摩法,就是挫热双手后对患处进行按摩,长期坚持,对治疗冻疮又不错的效果。另外,经常搓搓手,跺跺脚也可以有效的预防冻疮。
温馨提示
寒冬季节保健常识
俗话说“三分饥寒,七分温饱”,是非常有道理的。冬季防寒保暖固然重要,但保暖过度,容易使机体的调节和适应能力下降,耐寒能力降低,反倒容易引发一些疾病。所以冬季防寒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被褥太厚
睡觉时被褥太厚会压迫身体,不能使身体彻底放松,同时太厚的被褥也会压迫心脏等脏器,影响健康。
蒙头睡觉
如果蒙头大睡,会因被窝内二氧化碳等废气逐渐增加,影响正常的呼吸甚至造成窒息。同时也可因被窝内缺氧而诱发心脑血管病。
久晒太阳
冬天的太阳又舒服又暖和,每天晒会儿太阳本是好事,因为适当晒太阳有利于机体对钙质的吸收,但晒太阳也有个度,如果时间过长则对身体有害无益。因为日晒过长会损伤皮肤,破坏人体的自然屏障,使大气中有害的化学物质、微生物侵袭人体,造成感染,还可诱发许多疾病。婴幼儿皮肤娇嫩,更不能直接暴露在阳光下久晒。
紧闭门窗
冬季,很多人紧闭门窗,足不出户。由于紧闭门窗,室内空气流通不佳,导致空气污浊,容易引发头昏、出汗、咽喉干痛、胸闷不适等症状。
运动减少
冬季由于气候寒冷,人们多不愿出外运动。其实,越是寒冷,越应多多运动,因为运动是驱除寒冷的最好办法,还可增强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冬季运动可选择慢跑、骑自行车、打太极拳等,也可选择室内健身,如跳操、打乒乓球、保龄球等。
冬季防寒保暖有三
冬季防寒保暖有三。一要及时添加衣服御寒。冷空气南下时,日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下降,尤其是强冷
防寒防冻安全教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