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县杉木用材林经营措施探讨
摘要 本文介绍了霍山县林业资源现状,从经营周期、林地选择、造林措施、培育措施、采伐更新等方面分别总结了杉木国家储备林和杉木一般用材林的经营措施,以期为霍山县杉木用材林的经营管理提供参考。
11%;无立木林地1 008 hm2,%;苗圃地12 hm2。
2 杉木国家储备林经营措施
培育目标和经营周期
已设计为国家储备林,今后以培育胸径≥35 cm的杉木大径材为目标。根据《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GB/T 1833
—2001),杉木国家储备林经营周期为36年。
林地选择
林地应选择划定的杉木水源涵养林中坡位中下坡、阴坡、坡度35°以下、土层深厚、土壤通气性能较好、立地条件好、有培育杉木大径材潜力且造林、抚育不易造成水土流失以及对环境构成其他不良影响的地段。
造林措施
本类型林分主要是以现有林分为基础,采用目标树经营法,通过选育目标树—择伐达到目标胸径的目标树—再补充选育目标树—再择伐的方式不间断地获得杉木大径材,同时对择伐形成的林窗采取补植结合选育林下乡土树种幼树、幼苗方式进行更新,最终形成复层异龄的杉木近自然林或杉阔混交的近自然林[1-2]。补植树种以阔叶树为主,部分为针阔混交,苗木标准应为Ⅰ级苗、根系发达、无病虫害。采用穴状整地,植穴规格视苗木大小设计为40 cm×40 cm×30 cm至60 cm×60 cm×50 cm;补植密度视林窗情况设计为300~600株/hm2。补植后应连续抚育3年,前2年每年抚育2次,分别在5—6月和9—10月;第3年抚育1次,在5—6月进行。补植树种当年成活率应达到85%以上,3年后保存率应>80%[3]。
培育措施
,应按隔株或隔行进行1次机械疏伐,;杉木中龄林、。生长伐采用林木分类法(目标树、干扰树、辅助树、其他树,林木分类方法参见《安徽省森林抚育技术导则》),选择和保持目标树390~450株/hm2,采伐干扰树,必要时可采伐部分其他树,。疏伐及生长伐强度根据抚育采伐作业设计调查结果及《安徽省森林撫育技术导则》中杉木林分合理密度控制表而定,但不得>15%。本类型林分如造林树种保存率<80%且低于造林合理密度的幼龄林、、林窗、林中空地的中、近熟林时需进行补植。对遭受病虫害、火灾及雪压、风折等严重自然灾害,病腐木已达10%的林分进行卫生伐[4]。
采伐更新
采用低强度更新择伐方式,更新采伐年龄为36年。每次采伐达到目标胸径的目标树,但是采伐强度不得超过伐前林木蓄积的15%,。伐后在形成的林窗中,适当通过补植方式进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补植及更新树种应以乡土树种或珍贵树种为主,如檫木、木荷、毛竹、枫香、枫杨、乌桕、鹅掌楸、朴树、榆树、黄连木、三角枫、榉树、银杏、白玉兰、黄山栾树、香樟、楮树、青冈栎、苦楝、香椿、臭椿等,应根据具体情况结合树种的耐阴性进行树种选择[5-6]。
霍山县杉木用材林经营措施探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