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音乐营销:听其声,观其形.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音乐营销:听其声,观其形
陈 阳
音乐营销是一个持久战,最终要确立一套完善的企业音乐识别系统,而且主角是企业,音乐所承载的也是企业自身的信息和文化理念。

“我们必须有一个世界通行的营销方法,什么东西可音乐本身、演唱或者演奏音乐的明星。
而作为国内首家音乐营销公司,北京苏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负责人田文荣表示,现在不仅大部分企业,而且为企业做营销服务的公司都对音乐营销认识不够全面,基本上停留在艺人营销的范畴,企业大多看中的是明星效应,找些现成的歌曲和企业的相关产品搭配。田文荣指出:“艺人营销、明星效应很早就有,谈不上新鲜。音乐营销很重要的一点,音乐是要为企业量身定做的,而且歌曲是企业自身的东西。而现在很多所谓的音乐营销案例,是企业在配合歌手和歌曲,完全是本末倒置。”
田文荣对音乐营销的定义是:音乐营销是指通过音乐特性结合相应的方式、手段达到营销目的,同时在整个过程中使音乐产品有效地充当媒介和商品。“单纯就音乐歌曲本身而言,仅仅是一种产品,所以音乐营销的实质是指我们在音乐范畴、领域内发掘有效的音乐资源以各种行为、手段和方式进行的营销及音乐产品自身的营销。”
音乐营销在国内的快速消费品行业运用得比较多,主要针对的是产品,更多的是用艺人代言的形式,以视觉为主、听觉为辅,多数靠视觉冲击,并没有通过音乐对人们的心灵产生感染和震撼。对于音乐营销而言,音乐是产品,也是媒介,而很多企业抛开了音乐,借助艺人的影响力,将艺人当作了媒介。但艺人不是产品,并且同时可以为多家企业和产品做代言,在某些情况下会使企业和企业之间、产品和产品之间产生混淆,造成品牌无法进行有效识别。而对于好的音乐产品而言,剥离开艺人,它依然承载着企业理念、精神以及产品信息,而在识别的层面上,通过音乐识别是唯一的,而艺人不是。
比如蒙牛和伊利就做得很让人摸不到头脑。很多人只知道一些明星每天在电视上喝这个奶那个奶的,却搞不清楚到底是蒙牛的还是伊利的。“我个人觉得这个事情挺可怕,当然这可能和它们两个产品总是把产品名字取的差不多也有很大关系。还有,现在企业很不注重挖掘自身自主的东西,那个明星火了,一大堆企业全扑上去。比如潘玮柏一会代言这个一会代言那个,他突然就从电视上冒出来了,你随便问个人,问问知道他给谁代言吗?一般的人都要仔细看看才知道吧?如果企业到最后推出的东西,大家都分辨不出来了,那确实就太遗憾了。”田文荣说。
实际上,国内的音乐营销起步比较早,早些年就有太阳神的“当太阳升起的时候”、小霸王的“RAP”“拍手歌”和娃哈哈的“我的眼里只有你”,而且效果很好,像太阳神和小霸王早已退出江湖,可品牌还是能为人记起。但在田文荣看来,像这样能真正将音乐作为主角拿到桌面上来的并不多。“由于中外文化差异的问题,实际上国内很少有企业真正了解音乐营销的意义,基本上还停留在艺人营销的范畴,主要是找些当红歌星,或是找些现成的流行歌曲,来为企业所用,这只能说是广告行为、明星效应,还达不到音乐营销的层面。企业自我的东西太少了,跟风的情况比较严重。音乐营销是一个持久战,最终要确立一套完善的企业音乐识别系统,而且主角是企业,音乐所承载的也是企业自身的信息和文化理念。现在国内企业大多做的更像是音乐促销。”

听其声知其企业
美国高盛市场研究

音乐营销:听其声,观其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周瑞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22-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