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古诗中的物象意象完整版.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古诗中的物象意象
古诗中的物象、意象:
1.折柳:送别、离愁。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
2.西楼:送别、离愁。
谊。陈子昂《春夜别友人诗》:“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出川。”
——古代神话传说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有几个小孩在下棋唱歌,于是就坐下来听他们唱,小孩给他一个像枣核的东西,他含在嘴里就不觉得饿了。过了一会儿,小孩催他回去,他站起来,发现斧头柄已全烂了。他回到家,原来的人一个都不在世了。后便以“烂柯”喻离家年久。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化碧——借指为正义事业所流的血。
顾炎武《赠朱监纪四辅》:“愁看京口三军溃,痛说扬州七日围。碧血未消今战垒,白头相见旧征衣。”后来也用“碧血”、“苌弘化碧”比喻蒙怨而死或忠心不泯。朱敦儒《木兰花慢》:“化碧海西头,剑履问谁收。”
——代称传情之物。
朱淑真《恨春》:“碧云信断惟劳梦,红叶成诗想到秋。”唐人卢渥从宫墙外水沟中拾到一片写有怨诗的红叶,后珍藏起来。宣宗放宫女嫁人,卢渥选中的宫女,正巧就是在红叶上题诗的人。后来借指以诗传情。
——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另外还有以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如“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点绛唇》);以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丁香,指愁思或情结,如“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唐人牛峤《感恩多》);菊花象征高洁的品质;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有飘零之意等等
古诗中的曲象:
1、音乐曲调。古诗词中常在语句里出现乐曲名称,而这些乐曲又往往有特定的含义、情感或寓意,对全诗的整体意象或情感表达有直接的作用。
2、关山月——乐府曲调,多写征戍离别之情。
如“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王昌龄《从军行》之二)
3、梅花落——曲调名。如“黄鹤楼上吹玉笛,江城五月落
梅花”(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由梅花落的笛声想象梅花满天飘落的景象,再由梅花的飘落产生凛然生寒的感觉,这正与诗人当时的心境结合。这样,诗人由笛声想到梅花,由听觉诉诸视觉,以通感的方式描绘出了冷落的感受。
4、霓裳羽衣曲——相传是唐玄宗改变的乐舞曲,主要表现歌舞升平的景象。
如“鱼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白居易《长恨歌》)
5、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相传是南朝后主所制的乐曲,为绮靡之音。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6、杨柳曲——乐府曲调“杨柳枝”,有时也作“折杨柳”,主要写军旅生活,从梁、陈到唐代,多为伤别之词,以怀念征人为主。如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7、行路难——古曲名,多言世路艰难及离别伤悲之情。如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李益《从军北行》)
7.鹧鸪:思妇怀人或羁旅愁思的情愫。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
江晚正愁

古诗中的物象意象完整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荣荣
  • 文件大小138 KB
  • 时间2022-08-2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