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平遥
周志良 这些古老文明经历了几千年风雨的冲刷而没有倒塌。没有倒塌。因为它们是中华民族的根,已经深深地扎进了厚厚的黄土地。
留住它们,好好地留住它们,就是留住我们的根。
流淌的阳光在初冬的山岭四处撒野,留住平遥
周志良 这些古老文明经历了几千年风雨的冲刷而没有倒塌。没有倒塌。因为它们是中华民族的根,已经深深地扎进了厚厚的黄土地。
留住它们,好好地留住它们,就是留住我们的根。
流淌的阳光在初冬的山岭四处撒野,我们坐上火车跨越长江黄河,再驾着汽车穿越太行吕梁,看一会马跑,学一声驴叫,在庄严的尧庙庄严,在世俗的宅院世俗,在千年的大槐树下仰观天文地理,俯视周易八卦,恍然有悟: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然而,历史承载的还有自强不息。在这块风干的黄土地上,也有过西风烈马,杀声震天,在如雨的箭矢中,排排军士冲向高高垒起的古城,城头军旗猎猎,刀光闪闪,喊声阵阵。两军对决于城上城下、城内城外,胜负进退之间,山岳摇撼,天地变色。然而,这是书本电影中的古城,战争式的古城,只是到了平遥,才让我们亲眼目睹了一座完整古城及其生命跳跃中的全部秘密。
古城在眼前突兀而起。一首古诗在脑中突兀而起:“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从黄河壶口处刚起步,导游就向我们隆重推出了平遥:平遥,是一座具有两千七百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是国内现存最完整的一座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县城的原形,也是我国目前唯一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古县城。现在看到的古城,是明洪武三年(1370年)进行扩建后的模样,城周长约6400米,高约12米。
形如龟状的古城很沉着,所以沉静,每座建筑,每条街巷,还有城墙,与它守卫的不紧不慢的生活节奏,仿佛所有的尘埃已落定,它只能落个做标本的资格了。这种资格绝不是虚张声势僭夺的,平遥的古建筑与文物古迹,在数量和品位上均属遥的三宝吧,古城墙是国内保存最完好的一座;镇国寺中的万佛殿建于五代,是中国排名第三的古老木结构建筑;而双林寺十余座大殿内的两千多尊元明时期的精美彩塑,构成了一座辉煌的艺术宝库。城内有四百余处古、近代民居则典型地体现出北方民居的建筑风格和特点。
走出镇国寺这些“发达”的精神殿堂,再走进“日升昌”票号和县署衙门,你会作怎样的联想呢?谁会想到自然环境已经恶化的山西会成为19世纪中遥会成为中国的金融中心。置身并不算很大的“日升昌”票号,会隐隐感觉到高高的黑漆柜台后汹涌着商海惊涛,那些胸怀野心的晋商们,就是从这里得到了新经
留住平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