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教材)应收账款及预付账款
THE GRADUATION POWERPOINT TEMPLATE
2021
答辩:
导师:T
(二)应收账款的核算
企业设置“应收账款”总账科目进行核算。
企业应收的各种款项
企业已收, “应收账款”的期末余额×计提比率
=“坏账准备”科目应保持的余额。
应保持的余额>“坏账准备”科目贷方余额
按其差额补提坏账准备
应保持的余额<“坏账准备”科目贷方余额
按其差额冲回多提的坏账准备
当“坏账准备”科目出现借方余额时,则按应保持的余额与“坏账准备”科目借方余额之和提取坏账准备。
② 账龄分析法
账龄分析法是根据应收账款入账时间的长短,并结合以往的经验来估计坏账损失、计提坏账准备的一种方法。
前提:
一般来说,账款拖欠的时间越长,则发生坏账的可能性就越大。
优点:
可以比较客观地反映应收账款的估计可回收净额
缺点:
这种方法并没有把应收账款的估计坏账损失与该应收账款相应的营业收入反映在同一会计期间,而是在发生该应收账款以后的某个会计期间才反映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各个会计期间利润计算的准确性。
③ 销售百分比法
销货百分比法又称赊销百分比法,是根据赊销金额的一定百分比来估计坏账损失、计提坏账准备的一种方法。
前提:
应收账款的坏账只与赊销有关,而与现销无关,赊销业务越多,赊销金额越大,发生坏账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采用销货百分比法,估计坏账损失百分比可能由于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的不断变化而不适应,因此,需要经常检查百分比是否能反映企业坏账损失的实际情况,若发现估计坏账百分比过高或过低,应及时予以修正。
二、应收票据
(一)应收票据的内容
(二)应收票据的核算
(一)应收票据的内容 在我国会计实务中,应收票据仅指企业持有的、尚未到期兑现的商业汇票。
分类:
▲按承兑人不同,可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
▲按是否计息可分为不带息商业汇票和带息商业汇票
(二)应收票据的核算
企业设置“应收票据”科目,该科目属于资产类科目
应收票据
应收票据的面值
计提的利息
到期收回的应收票据面值
向银行贴现的应收票据面值
企业尚未收回的应收票据面值和应计利息
1、不带息应收票据的核算
不带息票据的到期价值等于应收票据的面值。
企业收到商业汇票时
借:应收票据
贷:有关科目
应收票据到期收回票款时,应按票面金额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票据
商业承兑汇票到期,承兑人无力偿付或违约拒付,收款企业应将到期票据的票面金额转入“应收账款”科目。
2、带息应收票据的核算
带息应收票据,应于中期期末和年度终了,按规定计提票据利息,并增加应收票据的账面价值,同时冲减“财务费用”。
到期应计利息=应收票据票面金额×票面利率×期限
3、应收票据贴现的核算
(1)贴现是指票据持有人将未到期的票据背书后送交银行,银行受理后从票据到期值中扣除按银行贴现率计算确定的贴现利息,然后将余额付给持票人,作为银行对企业的短期贷款。
(2)应收票据贴现的计算过程
第一步,计算票据的到期值。
无息票据,票据的到期值就是其面值。
带息票据,票据的到期值=
票据面值×(1+年利率×票据到期天数/360)
或票据面值×(1+年利率×票据到期月数/12)
第二步,计算贴现息。
贴现息=票据到期值×贴现率×贴现天数/360
贴现天数=贴现日至票据到期日实际天数-1
第三步,计算贴现所得金额。
贴现所得金额=票据到期值-贴现息
(3)核算
企业持未到期的不带息应收票据向银行贴现
企业持未到期的带息应收票据向银行贴现
银行存款
面值-贴现息
财务费用
贴现息
应收票据
面值
银行存款
实际收到金额
应收票据
账面值
财务费用
实收金额
<账面值
实收金额
>账面值
贴现的商业汇票到期
承兑人的银行存款不足支付,银行即将已贴现的票据退回申请贴现的企业,同时从贴现企业的银行存款中将票据款划回。
此时,申请贴现的企业按所付本息,
借:应收账款
贷:银行存款
申请贴现企业的银行存款不足支付,银行将作为逾期贷款处理
借:应收账款
贷:短期借款
企业持有的应收票据在到期前,除了可向银行申请贴现外,还可以背书转让,以取得所需物资。
此时,借:在途物资
库存商品
(培训教材)应收账款及预付账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