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家园合作的基石
幼儿园经常有这样的现象:一些班上的孩子又转到别的幼儿园去读书了。我问过转学到 我们幼儿园的一些家长,其中转学的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一条:就是家长普遍认为老师不 喜欢他(她)的孩子,对他(她)的孩子不好。这其中可能也里时,老师的脸上没 有微笑的表情,没有用热情的态度接待她,而当其他的孩子来时,那位老师是积 极热情去接待孩子和家长的。可见,家长非常在意老师对他(她)的态度,他(她) 觉得老师对他态度热情,那么对孩子就好,反之,对孩子就不好。哪怕是一个很
小很细微的表情动作,有时都会使家长产生怀疑:老师真的喜欢我的孩子吗?老 师能用这样的态度对我,不知道对孩子又是一种什么态度。所以老师要明确“幼 儿园的教育是为所有在园幼儿的健康成长服务的,要为每一个儿童,包括有特殊 需要的儿童提供积极的支持和服务”。也就是说不论孩子出生在什么样的环境, 不管孩子是聪明还是弱智,不管是健康还是体弱,只要一进入幼儿园,他们都是 同一个身份:学生,都该一视同仁地接受教育。因而老师在这个点上更要非常在 意:不但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孩子,对不同职业、不同文化水平、不同经济条件的 家长也要平等对待,时常和家长交换意见,并有针对性地向家长宣传准确的教育 观点,协助他们改变不当的教育方法。如每天早晨,老师微笑着和孩子、家长相 互问声好,因为老师的微笑包含着老师的热情、自信、对孩子的爱、对家长的尊 敬,让家长感受到老师的热情,感受到老师是真心欢迎他们的到来,所以,家长 会放心地把孩子交给老师。下午离园时,用简短的三言两语说说孩子在园一天的 表现,让家长真切感受到老师确实关心他(她)的孩子,是真心诚意地教育孩子。 即使无法跟家长一一个别交谈,也可跟家长点点头、打个招呼,使家长感到老师 的重视,拉近彼此间心理上的距离。
三、相互体谅,换位思考
老师作为幼儿教育机构的专职教育者,所接触过的、教过的孩子很多,孩子所表现出的 一些现象、特点都十分了解,因而很容易找到教育孩子的有效方法。作为家长,他非常渴望 自己的子女身心健康、品德优良、聪明好学,具有良好的性格和习惯,而且在家长的心目中 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很想别人夸奖自己的孩子。但并非所有的家长都树立了准确的教 育观点、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很多人在一定水准上存有盲目性、习惯性。他们有的望子成 龙心切,却不知如何施教;有的把“娇惯、溺爱”视为关怀等等,因而常出现与幼儿园教育 不一致的地方。所以作为老师,要尽量理解家长的这种心理,站在家长的角度上考虑,时常 反省自己:我这样做对吗?家长能理解吗?能接受吗?我要是作为家长能怎么想呢?更要明 确老师与家长是一种平等、合作的关系,不能以教育者自居,更不能动辄就对家长的教育方 法指手划脚,那样很易使家长的自尊心受损:认为自己的教育方法一无是处。遇到较固执的 家长,更要细致耐心做好解释、疏导工作,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误解。特别是遇到孩子在园表 现出了一些缺点或错误时,老师更要从
为孩子好的角度考虑与家长交换意见,才能使 家长心悦诚服地配合教育。最好的方法就是老师面带微笑先说说孩子近段时间在幼儿园的一 些进步或闪光点,让家长觉得孩子通过老师的教育确实有了较大的进步,然后诚恳指出孩子 还有哪些不足的地方,还需让家长配合教育才行。这种交谈的方式让家长在老师面前没有紧 张和严肃感,也不会使
信任——家园合作的基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