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化学,拯救饥饿.doc


文档分类:外语学习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化学,拯救饥饿
杨柳 杨勇 王颖

很难想象现代世界如果没有化学会是什么样子。作为一门研究物质的学科,化学自诞生之日起就和人类的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我们吃进去的一切,都是化学作用的结果。在和饥饿做斗争的过程中,人类发明了,必须寻找到一种物质,能够使氢气和氮气的反应加快。
终于,经过无数次尝试后,哈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用金属锇做催化剂,成功地提高了合成氨的反应速度。
王佛松(中国科学院院士):把两个原本不能反应的元素的能级,降到可以互相结合的级别,这就要靠催化剂。
催化剂堪称是化学反应的“变速器”,在化学研究和化工生产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弗里茨·哈伯的这一辉煌成就,使得他被永载史册。
周志强:合成氨的工艺在整个化肥的历史上非常重要,如果没有合成氨的工艺,很难想象氮肥从哪去获得那么的氮元素。
这是人工固氮技术的重大成就,从此之后,无论是北美洲的玉米,还是华北平原的小麦,都结束了对天然氮肥的依赖。
白春礼(中国科学院院长):到目前为止,氮肥仍是农业必不可少的肥料,一直在使用。没有合成氨,粮食产量会大受制约,满足不了人类人口快速增长对粮食的迫切需求。
另一方面,合成氨推动了化肥工业及其它工业的迅猛发展,化肥如同粮食的“粮食”,带给人类的益处无法估量。
周志强:现在FAO(世界粮农组织)估计,化肥对粮食增产的贡献,大概在50%左右,如果没有化肥,全球粮食减产要超过50%。可见化肥对整个粮食增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韩》讲述了一个现代鲁滨逊的故事。在无人小岛上,主人公无意中种下一颗玉米,一段时间后,他收获了一片玉米。
现实生活中,一株玉米可不会如此顺利地健康成长。除了地理、气候、品种等决定性因素外,它还要面临病虫害的考验。
自然界中的昆虫,大概有300种对人类有害,它们吞噬粮食、传染疾病。只要条件适合,害虫就会爆发成灾。人们不得不想方设法对付它们。
周志强:农业面临着很多灾害,最主要的是虫害。比如历史上蝗虫灾害频发,蝗虫所到之处,粮食几乎绝收。所有的天然农药,比如重金属农药,砷类农药,比如燃烧烟草,燃烧有味的植物,对蝗虫都没有效果。
传统的灭虫方法效果微乎其微,害虫不仅威胁着农业,还传播诸如疟疾、斑疹伤寒等疾病。
斑疹伤寒,一种由虱子传播的烈性传染病。仅仅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它就吞噬了300万人命。人类迫切需要一种既能有效杀灭害虫,又对人类安全的化合物。
1939年,。人们发现,当把它用在士兵身上时,虱子被杀死了。
周志强:它的化学名叫二氯二苯基三氯乙烷,名称中因为有二二三,英文缩写是DDT,所以把它简称为DDT。
人们排着队接受喷洒DDT,三个星期后,曾经肆虐的斑疹伤寒被控制住了。作为杀虫剂,DDT在农田中大显神通。喷洒DDT 的飞机在农田中穿梭,人类第一次找到了对付害虫的有效手段。

周志强:DDT一方面能控制害虫,保证农业丰收,另一方面能控制一些疾病的传播。像由蚊虫叮咬而导致的疟疾,脑炎等。
DDT所到之处,因蚊虫传播的登革热、脑炎等,消失得无影无踪。发病率接近于零。
1948年,人类将一项至高无上的科学荣誉,

化学,拯救饥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惜春文档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22-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