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肖珏的“心蝉
最近读了一首妙诗——
蝉
蜷缩的幼体\从卵里孵化出来\在树枝上蠕动\贪心地呼
吸
好奇地瞭望\“呼〞——被吹到树根边\是风的安排\仍是父亲母亲临终前布的局它\
潘肖珏的“心蝉
最近读了一首妙诗——
蝉
蜷缩的幼体\从卵里孵化出来\在树枝上蠕动\贪心地呼
吸
好奇地瞭望\“呼〞——被吹到树根边\是风的安排\仍是父亲母亲临终前布的局它\搜寻柔软的土壤\往下钻隐居土里\此后\没有昼夜交替\唯有最黑的黑或许三五年\或许十七年
一个夏夜的雨后\风在呼喊\它依稀听到\迫切地把泥土
扒开\慢慢地爬出地面\似曾相识的空气、夹着丝丝青草味
\一阵细风\再次引领它的前方\往树上爬\使劲往高处爬\
背脊裂开陈旧的褐色硬皮\慢慢地从\新的青绿色的柔软的皮
上\褪落\如同从一副盔甲中爬出\“脱壳羽化〞倏地凸起一对翅膀\由软变硬更改硬\俨然一个“黑武士\双翅张开借风翱
翔\万木已西风\它知何来知何去\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知了知了〞\隐忍多年的爆发、居大声自远\终于相拥
符合着甜蜜的沉寂\半咽半随风\在依存中輕盈上扬\留下几千个念想\数日后——
1/3
地面多了两具尸体
它和它妻子
这首诗的作者是全国抗癌明星潘肖珏。是的,是潘肖珏。她,老是带来奇迹。这位当年大学最早的“公关学〞教授和每每创建生命奇迹的奇女子,在她公然自己诗作的最初,我是心存迷惑的:
写作需要童子功,需要天赋,和潘老师相处多时,没怎么听闻她的写作成就嘛。她有令人瞩目的学术成就,那就是她所著的中国第一本公共关系语言类专著?公关语言艺术?,但,那和诗,关系不太大吧。及至看了她的?蝉?,方觉惊讶,我不知道她是否受过大诗人里尔克〔代表作‘豹’〕和瓦莱里〔代表作‘海滨墓园’〕的影响,可是运用低温萧索的笔调而借物咏怀、借景咏志,以致最终“借船出海〞的手法确实容易让人联想到里尔克与瓦莱里那一类冷峻肃杀而又寓意深远的诗风。
蝉的一世大起大落。从光明走向黑暗,又从黑暗重回光明,
始终充满着难过的挣扎,幼时蛰居地下约四年——最长的达17年,久居黑暗,还深裹一身“囚衣〞——蝉“蜕〞,其窒息郁闷之程度可想而知了,故一旦出土脱去“囚衣〞,就尽兴歌唱。世界竟如此光亮宽阔,绿荫竟如此婆娑多姿,于是一飞占高枝,久蛰地下的
无限苦恼,终可一吐为快——“知了、知了〞,这蝉的语言,谁说无法破译,从那激动,那高亢、那急促、那永恒的高八度,不难
猜度从黑暗到光明,由寒冷到温暖的大悲大喜,那是对流荡的风,
2/3
充分的
潘肖珏的“心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