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合作问题分析和操作策略
摘要:本文作者通过走访观察,发现了一些幼儿园在进展家园合作工作时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进展科学的分析,指出幼儿园必须认识到当前家园合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强调做好这项工作必须更新观念,转换角色,明确任务,平等合作。,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1).有效利用宣传媒介,定期举办家教讲座。举办家教讲座除了邀请专家和幼儿园老师担任主讲外,,我们就聘请了大三班李帧的妈妈、县妇幼保健所的王大夫为家长举办了关于春季幼儿流行病预防知识的讲座。这种尝试为幼儿家长之间开展交流提供了平台,很受家长欢送。王大夫结合临床实例,深化浅出地讲解家庭预防常识,家长们听得专注认真。讲座完毕后,,效果较好。
(2).出好《家长园地》。《家长园地》墙报是老师向家长通报信息的重要窗口,我园设置了“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卫生保健”、“家教知识”等形式多样的栏目,而且每周都及时更换内容,家长可以便捷地理解到孩子近期将要学习的内容及需家长配合的事项,因此深受家长们的青睐。
(3)。充分运用网络。随着时代的开展,网络已进入千家万户。我班的班级网便是向家长、社会宣传的很好渠道之一。在班级网上,我设立了“娃娃之星、娃娃天地、娃娃画廊、生活花絮、老师风采、家长留言”等专栏,还建立了幼儿个人开展档案,个人开展档案里的照片都是老师抢拍的幼儿活动镜头,我及时上传每个幼儿最新的活动照片并及时汇报获得的进步,这些内容备受家长关注,点击的次数也最多。
(4).创办园报。我们坚持每月出园报,园报包括《家园互联网》和《连心桥》。里面含盖的内容也很多,《家园互联网》主要介绍教育方面的内容,如当月施行的一些主要活动,幼儿参和的效果,下个月要施行哪些主题活动,要求家长如何配合等;而《连心桥》侧重于卫生保健内容的介绍,根据季节、节假日等刊出一些有利于幼儿身心开展的内容,帮助家长们解决育儿时遇到的一些困惑,很受家长欢送。
2、参和教学,转变角色
家园合作还要求老师唤起家长的主人翁意识,鼓励家长积极参和教学活动,真正成为幼儿园的合作伙伴。
(1)。指导家长做一个观察者。孩子入幼儿园后,家长特别想看到孩子在园的表现,我班每学期组织一到两次家长开放日活动,方便了家长们理解。活动前,我发给每位家长一张观察记录表,让他们在活动时随时记录孩子的表现。记录的内容包括:老师对孩子的关注程度、孩子在活动中的表现情况等等。最后请家长对活动作整体的评价,并提出建议等。这种参和式的家园活动,一方面增强了家长观察孩子的目的性,,让家长做几回“观察者”,也有利于家长理解老师的专业技能,从而激起信任感、敬仰感。
(2)。邀请家长做一个志愿者。我班经常组织幼儿走近自然,走入社会。由于班级人数较多,给外出活动的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带着着一组孩子,一边参观一边讲解,还时时处处提醒幼儿遵守活动的规那么、注意安全等。由于家长的参和,每次外出活动开展得都很顺利。而且通过此类活动,家长一方面看到了老师对每一位孩子倾注的爱心,也知道了教育孩子需要耐心、专业化的技能等等,这些都给家长起到了典范示范的作用;另一方面使家长体会到老师工作的艰辛,从而更加尊重老师,同时也缩短了老师和家长之间的间隔 .
(3).鼓励家长做一个主讲者。我班经常组织家教沙龙,给家长提供一个畅所欲言的场所,家长根据孩子在家中的表现和所遇到的家庭教育中的问题展开讨论,甚至是争论、,家长发言积极、讨论热烈,老师也平等参和,通过争鸣来共商对策,及时将当月出现的问题互相讨论、解决。老师也预先准备好话题,大家共商对策,一起解决家庭育儿中的疑问。
(4).邀请家长做一个管理者。让家长参和幼儿园管理能更好地实现家园互动。我们为此成立了家长委员会,从教育教学、卫生保健到伙食、安全等各项工作全方位让家长参和、监视。每学期我们均定期向家长发放调查问卷,征询家长对幼儿园教职工的评价意见,将评价结果作为教职工业务考核的重要根据。同时,我们通过园长信箱、园长接待日等途径,认真听取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建议,并逐项研究,落实解决。家长参和幼儿园管理,不仅能使其作为教育主体者的地位得到有效落实,而且能大大激发家长参和幼儿园工作的热情,使家园互动充满活力。
3、重视沟通,形成合力
有句广告说得好:“沟通从心开场”.只要用心去沟通,就能获得家长的信任,得到家长的支持。和家
家园合作的操作策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