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乡村民宿景观设计探析
陈红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腾飞,人们对自身精神文明追求的重视程度增加,节假日出游成为了许多家庭的必要活动。国内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也带动了我国乡村民宿建设的浪潮,然而因为我国乡村民宿景观风貌。
改造型民宿建筑受原来建筑结构、空间的影响较大,但本身又具备着一定的文化历史价值,特别是对传统建筑进行的民宿改造。如何对原有建筑进行修缮保护的同时,融合现代的设计元素和装置设备,赋予建筑本身新的活力是这类建筑改造的突破点。
(三)景观植物
受到业主审美、成本预算、施工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乡村民宿景观植物的种类选择显得较为随意,多半是以场地内原有的乡土植物为主。植物季相考虑不足,单一季节景观色彩观感强烈,但其他季节较弱。植物搭配单一,空间内植物层次感较弱,视觉感较差,室外景观体验质量不高。
植物作为景观重要的基础构成元素,不仅在对民宿整体功能空间划分或营造时有着良好的过渡作用,同时自身也具备着一定观赏价值。因此在进行民宿植物景观布局时,着重考虑植物与建筑体本身的空间布局关系,以及植物的种类搭配,通过孤植或组团等形式组合,在保留一定本土植物的情况下,增加特色景观植物,提升环境品质,优化户外空间布局,强化游客对空间的感知程度。
(四)景观小品
为了切合乡村生活的主题,我国现有的乡村民宿内的小品多以过去的农用器械或是具有特定年代意义的生活用品为主,旨在表达对过去生活的一种回忆,以及加强场地景观与游客间的精神共鸣。
(五)地面铺装
地面铺装作为民宿景观空间的基础元素,它的材质运用影响到游客对民宿景观空间的感官体验。合理地采用形式多样的铺装材质,不仅能丰富游客的空间体验,更能有效地对场地空间的属性进行划分,丰富空间层次,加强民宿特色文化的表达。
(六)特色水景
水作为与人们生活密不可分的物质需要,本身就具有强烈的纽带和亲和作用。在民宿景观中进行特色水景的设计,能缓和空间气氛,调动人们对过去农村水景生活的回忆,加强民宿景观的体验感。
(七)生态引领
乡村民宿本身除了提供高质量的住宿环境外,也是给游览者提供一次体验乡村生活方式的场地。通过对外部景观空间的合理规划,可以让游览者参与农事活动当中,增加游览者的活动体验感,提升乡村民宿的文化体验品质。
四、结语
随着近年来我国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国家对发展乡村经济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大,乡村民宿的建设作为一种振兴乡村经济的重要手段,如火如荼在我国各地展开,不仅给游客带来一种乡村自然风情的体验,还有效地提高居民收入,改进乡村单一的经济收入模式。如何打造更加具有文化特色、精品化的乡村民宿是未来我国乡村民宿发展的趋势。除却民宿建筑本身的建造品质外,民宿户外景观的设计质量好坏是衡量未来民宿品质的重要标准。
Reference:
[1]:全国首个民宿地方标准规范发布[J].中国质量与标准导报,2015,(6).
[2][J].山西建筑,2018,(1).
[3]王瑜,[J].大众文艺,2017,(6).
[4][J].现代园艺,2017,(18).
[5][D]
我国乡村民宿景观设计探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