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谈谈格律诗押韵综述.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谈谈格律诗的押韵
古代的诗,格律都不甚谨慎,到了齐梁时候,人们写诗渐渐
着重声律,经过了多时的酝酿,到了唐朝遂有了所谓的“律诗”。
为别于素来的诗体起见,当时人称这种律诗为“近体诗”或“今体诗”,同时叫素来的诗为“登古原。
斜阳无限好,只是近傍晚。
“登乐游原”首句不入韵,二四句押韵。一般来说,五言诗首句不入韵为常有,七言诗首句入韵为常有。
2、只押平声韵:
近体诗规定,只能押平声韵,这几乎是一条死规矩。事实上以近体
诗的体例,若是押仄声字会感觉特别拗口,所以先人都能自觉恪守这一规
则,记忆中也很少可供借鉴的反例。倒是在一些朋友中,有欣赏近体诗
压仄声韵的,不知道他们的根据是什么?
3、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
古诗(古风)允许中途换韵,但近体诗不允许这样。
古体诗的押韵,能够把周边韵部的韵,比方一东和二冬、四支和五微,混在一同通用,称为通韵,大体这也是现在搞所谓新韵者的依据。但是近体诗的押韵,必须严格地只用同一韵部的字,即便这个韵部的字数很少(称为窄韵),也不能参杂了其他韵部的字,否则叫做出韵,是近体诗的大忌。
比方,有的朋友在一首律诗里面用了“难,闲、丸、寒、颜。”五个字押韵,“难、丸、寒”属于“上平十四寒”,而“闲、颜”属于“上平十五删”。这不叫“新韵”或“今韵”,叫“出韵”。作为古体诗或自由诗写了玩玩能够,硬要归入“近体诗”也就是“格律诗”,是不能够的,只能是误导了学诗的此后人。其实这种出韵一两个字的诗,只需作者坐下来好好推敲,是可
以悔过来的。可惜我们有很多写诗人,只知道“高产”,不知道“高精”;
只知道往来奉承酬唱,不知道踏扎实实做学识。缺少唐人贾岛那种“推敲“的精神,可能这就是现在我们网络诗坛上的悲哀!
近体诗如果是首句押韵,能够借用邻韵。因为首句本来可押可不押,所以能够通融一下。有网友最近给我留言说:“宋人就是为了辟新,有的不讲格律,莫非宋诗就一钱不值吗?”谁说宋诗不讲格律?打开唐宋八大家的欧阳修、王安石、苏轼等人的诗看看,能举出几首不讲格律的
例吗?宋人的诗喜欢首句押韵借用邻韵,大体这位朋友把这也当为“辟
新”了。
比方:北宋诗人黄庭坚的《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
满川风雨独凭栏,綄结湘娥十二鬟。
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
这一首押的“鬟、山”属上平声十五删,但首句借用了十四寒的“栏”。这叫做借邻韵发端,在晚唐开始流行,到了宋代,已经形成了一种民风。
唱和
从网络上看到唱和的诗特别多,有自由诗唱和近体诗的;有格律诗唱和今体诗的;有唱和诗的内容和思想的;有根本和唱和的原诗一点不搭界的这反应了网络文化的百花齐放,广大网友喜欢写诗,倒也是一件好事!但这种现象长此下去,对我们中华
民族优异文化的发展堪忧!
什么是唱和?它和诗的押韵是关系的。没有“平水韵”的压韵的规则,没有“格律诗”的完美,就不会有什么唱和。唱和就是依据
别人诗中所使用的韵字来押韵做诗,叫做“和韵”或“步韵”。“和
诗”、“和诗”,就是“和韵”!走开了韵,你和什么呢?这个基本问题都没搞清楚,你不是“瞎和”吗?“和诗”主要有三种方式:
1、次韵:又称步韵,即用原诗相同的韵字,且前后序次都必须相
同,这是最常有的一种方式。上面《红楼梦》中那首“咏白海棠”就是如
此。
2、用韵:即便用原诗中的韵字,但不必依据其序次。
3、依韵:即用与原诗同一韵部的字,但不必用其原韵的字。
自由诗能唱和吗?一首诗中用韵几十个字,你怎么去步韵?打油诗能唱和吗?看它的韵挺顺口,韵也不在同一个韵部,也不讲平仄,你怎么去用韵和依韵唱和?顺口溜能唱和吗?像“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壮则壮矣,但你和出来的仍是顺口溜,不会有近体诗的韵味。
题外的话
本文是谈格律诗的押韵,本不想谈格律诗以外

谈谈格律诗押韵综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夏天教育
  • 文件大小175 KB
  • 时间2022-08-2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