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廉洁家风家训征文参考模板
通过开展本次廉洁家风征文活动,深入挖掘了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教育引导干部职工从自身做起、从家庭做起,以好家风涵养好作风,廉洁修身、廉洁齐家,筑牢家庭拒腐防变的坚实堤坝,营造崇德向善、崇俭尚许多好品质,这样的家风,值得传扬!
有关廉洁家风家训征文参考模板【三】
家风,是一个家庭世代相传的风尚,是一种薪火相传的文化和道德氛围。古有诸葛亮的《诫子书》、司马谈的《命子迁》;近有傅雷的《傅雷家书》,曾国藩的《曾国藩家书》,无不包含了长辈对于晚辈的谆谆教诲,对于下一代甚至于社会,产生了深远悠久的影响。
而家训,则是家风的体现。就如《诗周南桃夭》中所描绘的宜室宜家,家训,是家族中个人的行为准则,是对于家风的守护。
明代有文学家、思想家吕坤写《望江南示儿》:贫贱易,富贵良独难。一分有利一分害,半生不足半生安。无私心自宽。告诫儿子安贫乐道,无私坦荡;而今有家父予我之言:同根源,少计较。有难处,多帮衬。这是我家的家训。而它,就像那绵绵细雨,润物细无声,默默地体现在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日常生活之中。
仍记得几年前,老家大岭村里需要建造一座新亭子供村民休息。一时间,或多或少的钱财从四面八方汇向一处,而身为建筑师的父亲,更是向村委会自荐,想要设计这一座凉亭。当我回村时,凉亭已经修建完毕了。正正方方的一隅小亭,四个亭角高高翘起,时不时有飞鸟短暂栖息于上。这凉亭名唤莲沁亭,位于村头祠堂前的古菩提树旁。菩提树浓密的枝叶幽幽的压在亭子紫红色的瓦顶上,往亭中洒下一片斑驳光影。六个象牙白的圆柱,直直的支撑着这一方天地。它周围围着一圈浮雕石栏,粗糙的质感使我心生欢喜。
好美的亭子!我由衷的感叹道,爸爸为了修建这座新亭定是费了不少心思啊!我本以为,爸爸修建了如此精美的亭子,那么村里的奖赏也定是不会少的吧?却没想到,在一次偶然的闲聊之中,我竟得知:爸爸修建这座莲沁亭,一分报酬也没有!反而还要自己再投入一些资金。
坐在亭中冰凉的花岗岩石凳上,我不解。爸爸,这明显是亏本的买卖呀!爸爸的嘴角却勾起了一抹微笑:你知道,这座亭子为何要叫做莲沁亭吗?我摇头。爸爸指了指不远处的陈氏宗祠,落叶终要归根。我们的祖先因逃难来到此地,开村建房;如今虽已是太平盛世,但百年来我们族人团结一致的品格从未改变。我们就像这莲蓬里的莲子一样,同根同源,哪怕身处他乡,心中亦满怀挂念。还记得我常与你提及的家训:同根源,少计较。有难处,多帮衬。吗?这亦是这个道理。金银固然珍贵,但同族之间的羁绊,确是比钱财更宝贵的。。
抚摸着粗糙的石栏,我将目光投向不远处的祠堂。那一句同根源,少计较。有难处,多帮衬久久地在我的脑海中徘徊。它虽只有短短十二字,却是对于我百年来同甘共苦、宽以待人、互帮互助的祖德和家风的最好概括。它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大岭陈家人,培育了我们明月入君怀的美好品质,巩固了我们风雨同舟的凝聚力!
木欣欣以向荣,微风轻柔,身披五百年古菩提撒下的阴影,我再一次默念那十二字家训.....
有关廉洁家风家训征文参考模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