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母亲去世时,托尔斯泰还 不足两岁。九岁时,他的父亲又离开人世。父亲的死让他'第一次懂得悲苦的现实,心魂中充满了绝望'。托尔斯 泰的两位姑母成了他的监护人,。他的母亲去世时,托尔斯泰还 不足两岁。九岁时,他的父亲又离开人世。父亲的死让他'第一次懂得悲苦的现实,心魂中充满了绝望'。托尔斯 泰的两位姑母成了他的监护人,姑母虔诚而富有爱心,这些卑微的心灵帮助他认识到爱以及爱所带来的快乐,对 托尔斯泰的一生影响巨大。
1844 年,托尔斯泰进入喀山大学读书。这期间他的头脑处于狂热的境界中,他不断地试验各种人生观念和学说, 矛盾对立的理论让他固有的信念动摇了,各种幻想不时占据他的头脑。在年轻混乱的心底,一个不变的东西是他 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这就是他绝对的真诚。他毫不留情地进行自我分析与解剖,坦白自己的一切想法和行为,他 后来还将自己年青不道德的生活记录拿给妻子看。由于不满于学校的教育,他自动退学回家进行农庄改革,这些 内容在他的小说《一个地主的早晨》(1856)里都有反映,小说中的涅赫留多夫是他自己的艺术写照。
1851年,托尔斯泰去高加索,随同当了军官的哥哥尼古拉服兵役。高加索美丽的自然风光激发了他的艺术天才, 他的自传体作品《童年》《少年》等都是这时期的产物。克里米亚战争爆发后,托尔斯泰1854年到了塞瓦斯托 波尔,在炮兵连服役。他勇敢尽职,常处于危险之境。在隆隆的炮声中,在生与死的激烈交锋中,他写作了《塞 瓦斯托波尔纪事》,对战争的残酷、俄罗斯士兵的爱虹义思想、对战争中表露出来的人们的复杂心理都作了真 实的描绘。
1855年底,他回到彼得堡。周旋于文人之间,托尔斯泰对他们非常憎恶、轻蔑,发现他们都是卑劣虚伪的。1857 年他去国外旅行,所见所闻让他对资产阶级的文明、博爱、民主十分失望。他在瑞士小卢塞恩看到英国富翁不 愿对一个流浪的歌手施舍,明白资产阶级的“文明”不过是华美的谎言,他愤怒地写了短篇名作《卢塞恩》。
回到俄国,托尔斯泰重新开始他的农事改革,希望通过兴办教育来提高农民的觉悟,促进社会进步。哥哥尼 古拉的死让他震惊,他又一次思考死亡问题。
1862年,托尔斯泰与索菲娅•别尔斯结婚。幸福的婚姻生活使托尔斯泰迅速进入创作的高产期。在爱情的荫庇 下,他完成了《战争与和平(1863-1869)、《(1873-1877)等代表性作品的创作。《战争与和平》 被誉为是可以与荷马史诗比肩的作品,它的光荣和伟大在于托尔斯泰使俄国19世纪初的历史重新复活了,小说 对卫国战争的描写和主要人物的塑造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安娜•卡列尼娜》在技巧上更加成熟,丰富的艺术 经验支配着作品的思想,人类的欲望在这里暴露无疑。小说的主要意义除了安娜的悲剧和当时俄色彩,列文便是他的化身,列文的苦恼正是托尔斯泰的苦恼。在《》还未完稿 前,他已经厌倦了,陷入死的眩惑之中,他有一种巨大的虚无感,有强烈的死的欲望。他害怕自己会突然自杀, 便把房间的绳子藏起来,不敢带猎枪打猎。在宗教狂乱之后,他发现民众的简单生活和信仰才是生活的真理。
紧张的精神探索又遭
列夫 托尔斯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