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实验(shíyàn)方案]新教育实验
新教育实验(shíyàn)篇(一):班主任教育随笔8篇
班主任随笔(suíbǐ)〔一〕:
班主任的工作(gōngzuò)是千头万绪的,它应对理所产生的正面影响也抵不上一次反面行为对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来的大。如果要求学生不乱插嘴,那教师就不应粗暴地打断学生的话;要求学生跑步不戴围巾,那教师在跑步时又怎样能任凭围巾飘扬在自我的胸前呢?要求学生随手捡起地上的废纸,难道教师就不能也弯弯腰吗?如果每个班主任都有一股“让全班学生向我看齐的勇气
〞,那么“身正为范〞就真正得以表达了。
总之,班主任应对的是几十个性格各异的学生,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与引导,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去摸索、去探讨。我想,只要怀着一颗爱心,一种职责感,有科学的管理和教育方法,就必须能把班主任工作做好。
班主任随笔〔二〕:
“当老师真累,当班主任更累。〞所有当老师者都有此同感。记得当班主任时,那时的孩子可能“见识少〞,班主任一吓唬,家长一边倒〔全向着老师〕,全班就都乖乖的了。此刻是网络时代,什么都是开放的,家长与学生的见识也是与时俱进,简单粗暴倒被小瞧了。于是,对于一些难管的学生,老师们变换了思维,要么放任冷暴力;要么“哄〞应付一节课再说。但是,班主任能这样应付吗?显然不行,既然不行,那么就拿出真心来吧。对此,有几点感悟:
感悟一:多赞美,少批评
由于性格的原因,也怕学生翘尾巴,我很少“夸张地〞表扬学生,更不会不厌其烦地表扬,认为他们都这么大了,好多事是他们就应做的,没表扬的必要。相反,对犯错误的同学,我“提醒〞得很及时,我相信他们在小事上能做到“宠辱不惊〞,有那么改之,无那么加勉。但是,我错了。
一生在周记中写到“老师开始表扬一局部同学了,我竖着耳朵听,没有我,但没想到在批评的同学名单中竟然有我,我很难过。〞
又一生在周记中写到“老师说我好做面子活,我成认,我也决心改正。那次听写,我只是下意识地向同桌本子上看了一眼,结果老师发现了,当堂点名说我。其实我什么也没看到。〞
这是开学头一个月一个优秀生和一个中等生的周记。虽然我批评的话不重,而且也是有根据的,但他们显然不能理解。由此,我知道,再怎样着,孩子毕竟还是孩子,他们也只有十四五岁,认可和赞美他们十分在乎和渴望,教师的批评或多或少会让他们受挫。
此后,我尽量改变以前的做法,再微缺乏道的事,只要学生做了,做好了,我就表扬。比方何辉,对学习其实没有一点兴趣,作业要么抄,要么应付,但他的作业总按时上交。
教师的赞美是一座桥,能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之河;教师的赞美是一种无形的催化剂,能增强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强;教师的赞美也是实现以人为本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的赞美越多,学生就越显得活泼可爱,学习的劲头就越足。作为教师都有这样一种感觉,各班总有几个学生既不勤奋上进,又不惹事生非,对班级一切活动既不反对抗议,又不踊跃参加;虽然学业平平,却不名落孙山。一般状况下,既得不到老师的表扬,也得不到老师的批评,是一些容易被老师无视“遗忘〞的学生。我班的某某同学就是这样一个似乎没有什么特色的学生。在我教他的这近一年的时光里,我几乎没注意到他的存在。直到有一天,一件微缺乏道的小事改变了我对他的看法,好象也改变了他自我。那是一次课间操,由于下课稍微晚了点,学生都及及忙忙的往外挤,我站在讲台上,维持着秩序正好门后面的拖把倒了,学生
光临着挤,好象没有注意到横在地上的扫把。
这时,某某同学挤了过来,告诉大家看着点,别拌倒。然后拿起来了。我被这一幕感动了,做完操回教室后,立刻在班级表扬了某某同学,并尽力赞美了他关心群众,为他人着想的好行为。此后,我又从几件小事里发现他性格中闪光的地方,并及时给予表扬,使真善美的精神得以激发和升华。渐渐地我发现他变了,上课个性认真,作业完成得很好,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升,这件事给我启示颇深,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开始注重以人为本,面向全体,细心观察,捕捉他们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及时把赞美送给每一个学生,使之发扬光大。使每个学生都感到“我能行〞,“我会成功〞。实践使我懂得,教师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赞美的眼神,一个鼓励的手势。往往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教师对学生小小的成功,点滴的优点给予赞美,能够强化其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满足其成就感,进而激发学习动力,培养自信心,促进良好心
[新教育实验方案]新教育实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