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古诗两首_《江南春》《春日偶成》
“悦善”母语课程教学设计(苏教版语文第八册)
4 古诗两首
【教材简析】
《古诗两首》有两首诗,一首是《江南春》,一首是《春日偶成》。
《江南春 第三板块:对比阅读,领悟诗意
合作主题:自主默读两首古诗,思索:两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呈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1.学生自主学习。 。
预设1:《江南春》的景物:黄莺、红花、绿叶、水乡、山城、酒旗、春风、寺庙、烟雨。 (1)这些景物组合在一起,呈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到处是黄莺宛转啼鸣,到处是绿叶红花相互衬托。依山临水的城乡,迎风招展的酒旗,呈现了一幅生气勃勃、春色无边的画面。)
(2)引导学生试着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预设2:《春日偶成》的景物:白云、轻风、红花、绿柳、春水。
(1)这些景物组合在一起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云淡、风清、花红、柳绿,加上近午的阳光,长流的河水,多么自然有致的大好春景啊!)
(2)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 ,背诵两首诗。
其次课时
【课时目标】
,品尝同是春景,作者不同的心境。 。 第四板块:对比观赏,品尝诗境
合作主题:再读两首诗,联系诗中描写的景物,联系诗句的意思,想一想,同是写春天的景物,作者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你从哪些词语中发觉的?
。 。 。
2 “悦善”母语课程教学设计(苏教版语文第八册)
(1)《江南春》描写了江南春天的绮丽景色,作者在描绘千里江南明媚可爱的春光的同时,也慨叹南朝的覆灭,流露兴亡之感,寄予了讽喻之意。
引导学生明白“借古讽今”的写法。
一、二句写今——到处是黄莺宛转啼鸣,到处是绿叶红花相互衬托。依山临水的城乡,迎风招展的酒旗,呈现了一幅生气勃勃、春色无边的画面。
三、四句怀古——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企图依靠神灵的庇护,永保江山稳固。可是时移世易,当年的四百八十寺,有多少楼台意境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之中了呢?
(2)《春日偶成》这首诗是作者春日郊游,触景生情,意兴所至而写的,描写了风和日丽的春日景色,抒发了春日郊游的开心心情。
一、二句写景——云淡、风清、花红、柳绿,加上近午的阳光,长流的河水,多么自然有致的大好春景啊!
三、四句抒情——身处这宜人的春色中,诗人完全沉醉了,可有谁知道他内心的欢乐,甚至还以为他像少年人一样偷闲贪玩呢!
。
《春日偶成》中诗人春游的欢乐,先说一说,再写下来。 第五板块:拓展阅读,升华春意
,学生品读。
(一)《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4、古诗两首 《江南春》《春日偶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