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健康保健知识
老年人健康保健知识讲座
一 年龄界定
多大年龄算是老年人?
我国:年龄划分
35—59称为中年
60岁以上统称为老年人
WHO:年龄划分
44岁以下为青年
44--59岁为中年
60--74岁为年轻老1200毫升
六 老年人膳食指南
1 少食多餐:老年人进餐应定时、定量,防止“饥一顿、饱一顿”或暴饮暴食。高龄老人应少吃多餐,以防止肥胖症的发生。
2 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软食为主:有些老年人牙齿松动或脱落,消化功能减退,故应以易咀嚼消化的食物为主,如牛奶、豆浆、稠稀饭、馄饨等。要少吃油炸食品和干硬食品,如油饼、火烧等
3 多素菜、少油腻:新鲜蔬菜中含有老年人所必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油腻食物不仅不易于消化,而且所含脂肪高。为防止老年人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发生,最好不食油腻食物。少吃荤油、肥肉、油炸食品、甜点心、内脏、鱼卵等食品。
4 多淡食、少过咸:老年人吃菜不要过咸,以免加重肾脏负担,还能防止高血压等症。
5 饮食尽量多样化: 老年人不应偏食,否则将会因某种营养缺乏而导致患病。
8 多吃粗粮、大豆、蔬菜、水果,特别注意以植物性食物为主,这些食物对延缓衰老有利。
9 坚持一天一杯牛奶、一个鸡蛋,适量吃鱼、禽、瘦肉和海产品。对调节机体代谢有重要作用。
10 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以促进食欲,并适合老年人的咀嚼和消化功能。
七 老年人的膳食原则
多饮水:2000~2500毫升/天,与体重和活动量有关。
多纤维:25克左右/天
少热量:碳水化合物占热量的60%、脂肪20%、蛋白质20%、胆固醇300毫克左右/天。
少盐:降低高血压和水钠潴留的可能性,每天小于6克。
老年人饮食十不贪
肉、精、 硬 快、饱、
酒、咸、甜 、迟、热
八 老且人运动与健康的益处
1 活动筋骨关节,增加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从而得到锻炼。
2 促进血液循环,强化心脏脏功能,防止外科并发症的发生。
3 改善肺功能,增加抵抗力。
4 减轻体重,降低血压,增加肌肉的强度和耐力,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5 松弛神经,消除精神压力,增加体内的新陈代谢率。
6 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
7 降低血脂,运动会增加体内对血脂的利用,使甘油三酯,胆固醇有所下降。
8 保证良好睡眠,增时食欲,使生活规律化。
9 令人脑筋灵活,提高工作效
5 老年人晨练前需少许进食:晨练中常见有老年人感觉头晕,严重的会感到心慌、腿软、站立不稳,有心脏病的老年人会发生突然摔倒甚至猝死的意外事故。老年人晨练前的进食,应以松软、可口温热的食物为宜:如热豆浆、热牛奶、点心、藕粉、发糕、粥、鸡蛋饼、燕麦片等等。如能有一两碟可口小菜佐餐或素炒胡萝卜丝、白菜丝等青菜更好,量不必大,但吃得要有营养,要感到舒服
十 老年人心理特点
失落(退休、丧偶)
孤独(空巢)
恐惧(对衰老的恐惧、对疾病的恐惧、对死亡的恐惧)
1 心理孤独:造成老年人孤独的最普遍原因是:退休在家,离开了工作岗位和长期相处的同事,终日无所事事,孤寂凄凉之情油然而生。儿女分开居住,寡朋少友,缺少社交活动。丧偶或离婚,老来孑然一生。老年人最怕孤独。因为孤独使老人处于孤独无援的境地,很容易产生一种“被遗弃感”’,继而使老人对自身存在的价值表示怀疑、抑郁、绝望 。
2 心理空虚:这种问题多见于退休不久或对退休缺乏足够思想准备的老人。他们从长期紧张、有序的工作与生活状态突然转入到松散、无规律的生活状态,一时很难适应,可能会像无头苍蝇一样,东碰碰、西靠靠,使他们感到时间过的很慢,难以打发。伴随“空虚感”而导致的问题往往是情绪的低沉或烦躁不安,这种恶劣的心境如果旷日持久,甚易加速衰老,有时可以达到使人想死的程度,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威胁很大。
3 情绪变化:老年期是人生旅途的最后一段,也是人生的“丧失期”,例如“丧失”工作、丧失权力和地位、丧失金钱、丧失亲人、丧失健康等。一般而言,老年人的情感趋于低沉,这与他们的历史经历和现实境遇是分不开的。另外,由于大脑和机体的衰老,老人往往产生不同程度的性情改变,如说话罗嗦、情绪易波动、主观固执等,少数老人则变得很难接受和适应新生事物,怀恋过去,甚至对现实抱有对立情绪。老年人的性情改变,常常加大了他们与后辈、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导致社会适应能力的缺陷。
4 记忆力减退:不少老年人都时常为自己的记忆力不好而深感苦恼,例如:出门忘记带钥匙,炒菜忘了放盐,刚才介绍过的客人,转眼便叫不出人家的名字,一会儿找不到手表,一会儿找不到眼镜一老年人记忆力减退的特点是对新近接触的事物忘得很快(医学上称“近事遗忘”’),而对过去的往事却记忆犹新。记忆力减退是大脑细
老人健康保健教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