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z
高二暑假语文
“古诗词表现手法赏析〞
学生
授课日期
教师
授课时长
知识定位格的热情赞颂和高度自信。又如白居易的?柳枝词?:“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本诗托物言志,写柳树独处荒园无人欣赏,抒发了人才被埋没的感慨。
托物寓理:古人写哲理诗往往不是直言其理,而是借助形象表达哲理。宋代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诗抒写的是有关读书的意义和情趣。通篇借“方塘〞见意,把人的大脑比喻“方塘〞,把大脑中的知识比作“天光云影〞,以塘清是活水注入,比喻人们要想保持大脑有鲜活的思维,就应当不断地从书中汲取知识。再如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上下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蕴含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学道理。
知识点二:修辞方式
一、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如禹锡的?望洞庭?:“遥望洞庭山水色,盘里一青螺。〞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二、借代:借用相关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包括用局部代替全体,用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和事物。运用借代的修辞方法使语言更简练,更含蓄。如清照的?如梦令?:“知否,。〞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肥〞和“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词人惜花,为花悲喜,为花醒醉,为花憎风恨雨,实际是含蓄地表达了青春韶光短暂、好花不常的惋惜之情。
三、对偶〔对仗〕:用构造一样、字数一样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上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沉着上看,意义集中而含蓄。如杜甫的
-
. z
?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从篇章构造上看,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皆对仗,对得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而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
四、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事物表现得更形象、更生动的作用。如林逋的?山园小梅?:“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对梅的喜爱之情夸到了极点。又如攽的?新晴?:“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诗中将“南风〞人格化,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表现了久雨初晴后作者宁静恬适的心情,以及对南风“恶作剧〞的亲切喜爱之情。
五、夸: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如白的?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愁生白发,诗人用夸的修辞方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则长,可见愁思的深重。如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诗中的“三万里〞“五千仞〞“上摩天〞“泪尽〞都是夸,正是这些夸描写,把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对苟且偷安、不去收复失地的求和派的愤懑,以及对遗民遭受的苦难的深切同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如孟浩然的?临洞庭上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城。〞“气蒸〞“波撼〞是夸的写法,突出了洞庭湖的雄伟气势。
六、比照〔对照〕:运用比照〔对照〕,可以把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生活现象、不同的思想感情区别得更加鲜明,使美者更美,丑者更丑。如梅尧臣的?者?:“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全诗通过者和富家的强烈而鲜明的比照,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制度的极端不合理,表达了诗人对劳苦群众的深切同情。又如白的?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前三句描写昔日繁荣和最后一句描写今日冷落凄凉形成强烈的比照,使读者感受特别深切,其中蕴含着诗人深沉的历史思考。
七、排比:把容严密关联、构造一样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纯用名词组合,形成一种气势,渲染了典型环境。
八、设
古诗词表现手法赏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