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1S3采煤规程规程.doc


文档分类:汽车/机械/制造 | 页数:约13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8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表1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表
水平名称
-535m水平
采区名称
N1采区
地面标高
+- +
井下标高
-240- -340m
地面相
对位置
地表位于矿工业广场西侧,工作面北部为村庄和农田及泡子沿村养牛场,有一条铁路和一条乡村公路通过,南部为三台子水库。
回采对地面设施的影响
工作面上覆的村庄、农田、泡子沿村养牛场、铁路、乡村公路及三台子水库一部分将受采动影响。
井下位置及四邻关系
工作面位于N1采区南侧。工作面南为未开发区;北邻N1采区回风上山、胶带上山和轨道上山二段;东邻N1S2工作面(已回采完);西邻N1S4工作面(尚未开拓)。其平面位置为X:4722100-4724700、Y:41525100-41526100。
走向长度
2312m
倾斜长度
268m
面积
619616㎡
附图1:N1S3工作面地质平面图(1:2000)。
第二节煤层

表2 煤层情况表
煤层厚度

煤层结构
比较复杂
煤层倾角
5-8°,平均7°
开采煤层
1、2号煤层
煤种
长焰煤
稳定程度
基本稳定
煤层
情况
描述
工作面煤质工业牌号为长焰煤,黑色、沥青光泽、条带状结构、块状构造、贝壳状断口或平坦状断口,质脆,以亮煤为主,暗煤次之,在亮煤条带中常见两组垂直层面的内生裂隙,一组发育,另一组次之,裂隙面平坦。在裂隙中常常有方解石及黄铁矿薄膜充填。煤层与顶底板一般为整合接触。
1煤层自然分层最多29层,少者13层,一般由17个自然分层组成的复杂煤层。2煤层自然分层最多25层,少者13层,一般由15个自然分层组成的复杂煤层。
煤层中的夹矸多为泥岩,个别为炭质泥岩,深灰色或黑灰色,泥质胶结、质软易碎,遇水泥化、块状构造,-。
第三节煤层顶底板

表3 煤层顶底板情况表
顶底板名称
岩石名称
厚度
岩石特征
顶板
基本顶
直接顶
油页岩
-
深灰色或灰黑色,在油页岩中有时夹有薄层粘土、泥灰岩和菱铁矿薄层透镜体。油页岩结构致密,细腻,无裂隙,泥质胶结,层状结构,含炭污手,易风化,风化后呈饼状,干后粉碎崩解。其物理力学性质:比重 ³,,抗压强度 164-233kg/cm²,抗剪强度 26-27kg/cm²,内摩擦角41°51',凝聚力 23kg/cm³,由于直接顶的抗压强度小于1000kg/cm²,故属于半坚硬岩石,按其坚固程度可属于软岩,不易维护。
伪顶
泥岩或炭质泥岩
-
薄层状,松散易碎,泥质胶结,易风化,块状构造,随采随落。
底板
直接底
1


泥岩或炭质泥岩
-
质软,泥质胶结,遇水易膨胀变软,块状构造。
2


泥岩或炭质泥岩
夹劣煤厚度3-5m,再下为粗砂岩(细砂岩)泥岩互层厚度约10-15m。
基本底
附图2:工作面煤层综合柱状图(1:200)。
图1 N1S3工作面地质平面图
图2 工作面煤层综合柱状图(1:200)
第四节地质构造
一、断层情况及其对回采的影响
表4 断层情况表
断层名称
走向
倾向
倾角
性质
落差
对回采的影响程度
N1S3FY1
27°
117°
50°


N1S3FY2

96°
45°


N1S3FY3
29°
119°
45°


N1S3FY4
33°
123°
65°


N1S3FY5
103°
193°
60°


N1S3FY6
178°
268°
65°


N1S3FY7
109°
199°
43°


N1S3FY8
98°
188°
40°


N1S3FY9
175°
265°
45-65°


SDF128
27°
117°
30-35°


影响较大
N1S3FH1
156°
246°
55°


N1S3FH2
19°
109°
60-70°


N1S3FH3
75°
165°
55-65°


N1S3FH4
56°
146°
33-45°


N1S3

N1S3采煤规程规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3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63229029
  • 文件大小4.55 MB
  • 时间2017-07-2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