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
THE GRADUATION POWERPOINT TEMPLATE
2021
答辩:
导师:T
(四)出具GMP审查结论
根据“审查结果判定表”对被审查企业的GMP实施情况做出审查结论。
。
运输原料的工具应符合卫生要求,应根据原料特点,配备相应的保温、冷藏、保鲜、防雨防尘等设施,运输过程不得与有毒、有害物品同车或同一容器混装。
原料购进后对来源、规格、包装情况进行初步检查,按验收制度的规定填写入库帐、卡,入库后应向质检部门申请取样检验。
原料存放要有专用库。原料应按待检、合格、不合格分区,离地离墙、分批次存放,并有明业标志;同一库内不得储存相互影响风味的原料。
原料出库采取先进先出的原则
原料储存仓库,地面应平整,便于通风换气,有防鼠、防虫设施(*)。
原料对温度、湿度及特殊要求的应按规定条件储存。
第四部分 成品贮存与运输
本部分9项,其中:
关键项**0项
重点项*1项
一般项8项
成品、包装材料分别设专用仓库,地面平整,便于通风换气,有防鼠、防虫设施,容量与生产能力相适应,产品离地离墙存放;环境应避光、防雨,温湿度符合要求,并有相应设备和记录。
运输工具专用,符合卫生要求。
成品仓库有收、发货检查制度和入出库记录。
成品出厂执行“先产先销”的原则。
建立产品回收制度及处理纪录。
第五部分 设计与设施
本部分29项,其中
关键项**3项
重点项*5项
一般项 21项
厂址选择
地势干燥、水源充足、交通便利,不影响周围居民生活和安全的区域。周围25米内不得有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它扩散性污染源,不得有昆虫大量孳生的潜在场所。
厂房应按工艺流程及所需洁净级别进行合理布局,功能分区合理,总体布局应考虑近期与远期规划相结合,留有发展余地(*) 。
必须按生产工艺和卫生、质量要求,划分洁净级别(洁净区,非洁净区),经检测各项指标合格(**) 。
洁净区空气按规定监测,并有纪录。
空气净化等级 按《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GB 17405 -1998) 要求,划分洁净级别,原则上分为一般生产区、30万级和10万级区。
洁净区空气洁净度划分为四个级别。
洁净室(区)空气洁净度级别表
洁净级别 尘粒最大允许数/立方米 微生物数最大允许值
≥ ≥5μm 浮游菌/M3 沉降菌/皿
100级 ≤3,500 0 ≤ 5 ≤ 1
10,000级 ≤ 350,000 ≤ 2,000 ≤ 100 ≤ 3
100,000级 ≤ 3,500,000 ≤ 20,000 ≤ 500 ≤ 10
300,000级 ≤ 1050,000,000 ≤ 60,000 - ≤ 15
洁净室(区)空气换气次数
洁净级别 换气次数(次/h)
10,000级 ≥ 20
100,000级 ≥ 15
300,000级 ≥ 12
洁净厂房设计及安装要求:
静压差符合相应规定,洁净区内各功能室与通道之间的静压差大于5帕,与室外大气的静压差大于10帕。 (*)
生产固体保健食品的洁净区、粉尘较大的工房(粉碎、制粒、混合、压片、胶囊充填等)应该保持相对负压,并设有除尘设施。(**)
空气净化级别必须满足生产保健食品净化需要(**)
固体保健食品:片剂、胶囊剂、丸剂、颗粒剂、散剂达到三十万级要求。
液体保健食品:口服液、饮料等最终产品可灭菌的按三十万级的要求,最终产品不灭菌的按十万级的要求。
特殊保健食品如益生菌类等产品为十万级。
酒类产品有良好的除湿、排风、除尘、降温等设施,人员、物料进出及生产操作参照洁净室(区)管理。
洁净区的温度和相对湿度与生产工艺要求相适应,温度控制在18-26 ℃ ,湿度45-65%(*)
洁净厂房内设有专用的容器具清洗间和洁具存放间 ,地漏放消毒剂(要轮换使用),消毒剂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洁净级别不同的厂房之间、厂房与通道之间应分别设置与洁净级别相适应
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