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立体交叉最小间距.pptx


文档分类:通信/电子 | 页数:约3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互通式立交最小间距的分析
主讲人: 王飞
学号: 2015221148
目录
互通式立交间距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互通式立交间距的影响因素
互通式立交最小间距分析
互通式立交间距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一、互通式立交是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高速公路与高速公路或高速公路与干道公路交叉起连接作用,并具有空间多层结构形态和立体交通转移功能作用的设施。作为高速公路网中的枢纽和结点,互通式立交起着转换交通流量、梳理和控制车流的作用。
互通式立交间距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间距是高速公路规划和立交布局研究的重要内容,立交间距直接影响到立交的布局、数量、位置、投资以及立交的形式选择,同时也影响到高速公路高效、连续、稳定车流的运行状态和区域经济的发展。立交间距过大,虽然减少了投资,但是不能满足区域交通需求,不利于交通流的转换和高速公路网功能的发挥;立交间距过小,会影响到高速公路的服务水平、通行能力和交通安全,同时,也增加了投资。
互通式立交间距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二、现在社会,随着路网密度的增大,高速公路上互通式立交越来越多,导致立交之间的间距难以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如果互通式立交之间的间距过小,其交通安全性将难以得到保证。为了提高互通式立交的设计间距的合理性和安全性,需要对互通式立交的安全间距进行研究。
互通式立交间距的概念
三、互通式立交间距是指两条横向道路与高速公路主线交叉中心之间的距离,具体可分为五大部分:前一立交单侧匝道构造长度、加速车道总长度(包含渐变段长)、两立交净距(前一立交加速车道渐变段终点至下一个立交减速车道渐变段起点间的距离)、减速车道总长度(包含渐变段长)、后一立交单侧匝道构造长度。
立交间距模型
相邻互通式立交的连接类型
就其中的相邻互通式立交的连接类型一共分为3种,即是:
1)以独立的2座互通式立交相邻。
2)以辅助车道相连接的2座互通式立交相邻。
3)以集散道路相连接的2座互通式立交相邻。
从相邻互通式立交的组成上,又分为:
1) 一般互通式立交与一般互通式立交相邻。
2) 一般互通式立交与枢纽互通式立交相邻。
3) 枢纽互通式立交与枢纽互通式立交相邻。
3种情况。
互通式立交最小间距的影响因素
一、匝道几何布置及分流区、合流区和交织区的交通流特性
匝道的几何布置包括匝道车道数、车道宽度、坡度、平曲线的曲率、加减速车道的长度和类型、匝道的自由流速度、视距、相邻立交匝道的连接方式以及相邻匝道之间交织区的类型等都影响互通式立交区域的车辆运行速度,进而影响其运行质量。
互通式立交最小间距的影响因素
合流区,在右侧匝道驶入车流的影响下,主线右侧最外侧车道上的车流将受到干扰。当匝道流量较大时,迫使最外侧车道上的部分车流转移到左侧车道上。合流区内这种运行特性必然影响到主线上的交通流,在一定情况下,降低主线车流的运行速度,影响车流的稳定性,影响范围波及到合流区上下游的一定距离。
互通式立交最小间距的影响因素
分流区,车辆要在一定长度内选择相邻车道上的可接受间距,进行减速操作,完成车道变换。需要驶出的车辆要进行加减速操作以寻找其右侧车道上的间隙,完成变换车道,从而影响其他车辆的正常行驶,引起交通流紊乱。

立体交叉最小间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