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大学土壤微生物分离实验报告.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大学土壤微生物分离实验报告
从土壤中分离纯培养微生物并作初步观察鉴定实验报告
生物科学与技术系
09食品(2)班
姓名:xxx
~。
1、称量和溶解 先计算后称量,按用量先称取可溶性淀粉,放入小烧杯中,并用少量冷水将其调成糊状,再加至少于所需水量的沸水中,继续加热,边加热边搅拌,,方法是先在100 ml ,,再在200 ml的培养基中加入以上储备液
,,其琼脂溶解过程同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配制.
2、pH 调节`分装 包扎 灭菌及无菌检查同上(一)
(三)配制马丁氏培养基200ml(用1个100ml三角瓶和2支试管分装)
马丁氏培养基是用于分离真菌的选择培养基。配方如下: K2HPO4 , , 蛋白胨1g, 葡萄糖2g, 琼脂3~4g, 水200mL,自然pH
1、称量和溶解 先计算后称量,按用量称取各成分,并将其溶解在少于所需水量的水中。待各成分溶解后,补充水分至所需体积。再将孟加拉红配成1%的水溶液,在200 ,混匀后,再加入琼脂加入融化,方法同(一)
2、同(二)2
3、链霉素的加入 链霉素受热容易分解,所以临用时,将培养基融化待其温度降至45摄氏度左右时才能加入。可先将链霉素配成1%的溶液(配好的链霉素溶液保存于-20摄氏度),在100ml培养基中加入1%,使每毫升培养基中含链霉素30ug。
制备土壤稀释液:
1、取土壤
取表层以下5~10cm处的土壤样品,放入灭菌的袋中备用,或放在4oC冰箱暂存。
2、制备稀释液(要无菌操作)
(1)制备土壤悬液:,迅速倒入带玻璃珠的无菌水瓶中(玻璃珠用量以充满瓶底为最好),振荡5~10min,使土样充分打散,即成10-2的土壤悬液。
(2)稀释:用无菌移液管吸10-, 无菌水中,即为10-3稀释液,如此重复,可依次制成10-3~10-7的稀释液。注意:操作时管尖不能接触液面,每一个稀释度换一支移液管,每次吸土液,要将移液管插在液面,吹吸3次,每次吸上的液面要高于前一次,以减少稀释中的误差。
示意图如下: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稀释过程示意图
(图中左侧梯形为三角瓶,,土壤溶液稀释度为10-2
依此类推,右侧三试管中土壤稀释度分别为: 10-3、10-4、10-5、10-6、10-7 )
混菌测定菌落数的方法
1)细菌 取10-6, 10-7 两管稀释液各1ml,分别接入相应标号的平皿中,每个稀释度接两个平皿。然后取冷却至50℃的牛肉膏琼脂培养基,分别倒入以上培养皿中(装量以铺满皿底的2/3为宜),迅速轻轻摇动平皿,使菌液与培养基充分混均,但不沾湿皿的边缘,待琼脂凝固即成细菌平板,倒平板时注意无菌操作。
2)放线菌 取10-3、10-4两管稀释液,在每管中加入10%酚液5~6滴,摇匀,静置片刻,然后分别从两管吸出1ml加入相应标号的平皿中,选用高氏1号培养基,用与细菌相同的方法倒入平皿中,便可制成放线菌平板。
3)霉菌 取10-2、10-3两管稀释液各1ml,分别接入相应的平皿中,每个稀释度接两个平皿。在熔好的马丁氏固体培养基中,每100ml加入灭菌的乳酸1ml,轻轻摇匀,然后用与细菌相同的方法倒入平皿中,便可制成霉菌平板。
4)酵母菌 在3)即可能分离到。

将接种好的细菌、放线菌、霉菌平板倒置,即皿盖朝下放置,于28~30oC恒温培养,细菌培养1~2d,放线菌培养5~7d,霉菌3~5d。可用于观察菌落,用于进一步纯

大学土壤微生物分离实验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布罗奇迹
  • 文件大小2.78 MB
  • 时间2022-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