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李时珍简介.docx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李时珍简介
  李时珍,字东壁,晚年号濒湖山人。公元1518─1593年(明正德十三年─万历二十一年),明代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人。是我国古代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在医药学方面的巨大贡献,到了他们在理论上、观察上的缺点、错误,尤其是历代药物学著作本草学的很多缺点、错误。他认为如果对药物的解释混乱和分类失宜,就很容易把医生带到错误的道路上去。他在父亲的赞同下,立志把旧的本草,加以补充、整理。
  本草学从《神农本草经》起,一直到宋朝唐慎微编着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为止,可以说是紧紧地衔接着前进的。但在《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之后,却没有大的发展,他便决定以《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为基础,把古人漏掉的,或没有发现的,以及经群众实践用之有效的药物补充进去,使天地万物能充分的得到应用。当时李时珍才只有二十几岁,学识和经验虽然已逐渐丰富,但与他的雄心宏愿远远不相适应,为了实现这一伟大的理想,据传他曾读书十年,不出户庭。
5
  1552年(明嘉靖三十一年)李时珍三十五岁时,他在经过长时间准备之后,开始了《本草纲目》的写作。在编写过程中,他脚穿草鞋,身背药篓,带着学生和儿子建元,翻山越岭,访医采药,足迹遍及河南、河北、江苏、安徽、江西、湖北等广大地区,以及牛首山、摄山、茅山、太和山等大山名川,走了上万里路,倾听了千万人的意见,参阅各种书籍八百多种,历时二十七年,终于在他六十一岁那年(1578年)写成。这部伟大的著作,吸收了历代本草著作的精华,尽可能的纠正了以前的错误,补充了不足,并有很多重要发现和突破。
  李时珍治学严谨,在《本草纲目》写成后,为了把这部书编写得更充实、更完备,又用了十多年时间,做过三次大的修改,每次修改,几乎都是推翻成稿,重新编写,直到大约1590年左右开始刊刻为止。
  李时珍在治学上不畏强权,敢于坚持真理。在1545年前后,皇帝朱厚熜,不理朝政,妄想成仙,整天和一些方士鬼混,在宫中设立坛醮和炼金所,梦想炼成不死之药。在此影响下,各地方士的活动非常猖獗,炼制丹药的风气极为流行,使不少人竟然认真地服起丹药来。李时珍站在医生的立场上,实在看不下去,便冒着违犯统治者意志的危险,毫不掩饰的列举事实,把服食丹药的害处,讲给群众,使大家明白:方士的话不符合医药学的科学道理,食服丹药是愚昧的自杀道路。为了教育后人,他还把这些认识和思想写进了他的著作。
5
  坚持实事求是,重视调查研究,是李时珍治学精神的又一突出表现。他在研究工作中,遇到问题,总是看了又看,听了再听,不断思索,尽最大限度地去直接调查了解。他开始写《白花蛇传》的时候,最初在药贩子那里找材料,但当他知道贩子所收的蛇,不全是真品时,就亲自多次跑到出蛇的龙峰山去观察了解,结果他不仅很清楚地看到了白花蛇的形状,活动规律,而且,还了解到了有关白花蛇的炮制方法等。为了证实陶弘景说的穿山甲能水陆两栖,白天到岸上把鳞张开引蚂蚁爬来,引来后闭上鳞跳入水中,让蚂蚁浮在水面,然后吞掉这幺一句话,他不知花费了多少个日日夜夜,蹲在穿山甲出没的地方,进行其生态活动的调查,并亲自解剖了一只穿山甲,发现它的胃很大,胃里确实有一升多蚂蚁,证明它确是食蚁动物,但食蚁的方式与前说不同,是搔开蚁穴舐食蚁类的,纠正了前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李时珍简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紫鹃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22-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