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朗读的停顿
停顿
一、停顿的种类
朗读中的停顿,主要包括语法停顿,逻辑停顿和结构停顿三种。
语法停顿是句子中一般的间歇,反映句子语法关系和地位。平时所说的标点符号,是指标号和点号两个内容。点号包括句号、问号、叹号、逗号、了,太阳出来了。〔?雷雨?〕
定语重音:[例三]不久,棉花姑娘的病好了,长出了碧绿碧绿的叶子,吐出了雪白雪白的棉花。〔?棉花姑娘?〕
状语重音: [例四]它扎煞着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麻雀?〕
〔二〕逻辑重音
所谓逻辑重音,又叫做强调重音,还叫做感情重音。逻辑重音不象语法重音那样大体上有规律可循,它是根据一定语言环境需要而临时确定的重音。有时候,甚至是同一个句子,在不同的语言环境和不同的感情支配下,就有不同的重音的处理方法。
[例一]他喜欢打篮球
〔谁喜欢打篮球?〕他喜欢打篮球!
〔他喜不喜欢打篮球?〕他喜欢打篮球!
〔他喜欢打篮球还是看篮球?〕他喜欢打篮球。
〔他喜欢打排球吧?〕他喜欢打篮球!
二、重音的处理
处理重音的方法主要有两种:重音重读和重音轻读。根据教材的思想内容和词语所处的语言环境来确定。
重音重读
重音重读是在朗读中对某个音节或某个句子成份以及某个句子加强语势,甚至拉长音节,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例一]过了好几天,这个蛋才慢慢裂开,钻出一只又大又丑的鸭子。他的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大家都叫他“丑小鸭〞。〔?丑小鸭?〕
[例二]“先生既然救了我,就把好事做到底,让我吃了你吧!〞〔?东郭先生和狼?〕
[例三]他慢慢地数:“一,二,三,四……〞一边数一边用手打着拍子。〔?夜莺之歌?〕
〔二〕重音轻读
重音轻读在朗读时,是用减轻读音力度和放轻朗读语气的方法来表现内容的情感特征。它的特点是语音轻淡,语势轻缓。轻读一般表现体贴、疼爱、留连、思念、怜悯等温情内容或表达悲伤、沮丧、痛苦、惊恐等闷情的内容。
[例一]人们还是面向灵车开去的方向,静静地站着,站着,好似在等待周总理回来。〔?十里长街送总理?〕
[例二]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新年的太阳升起来了,照在她小小的尸体上。小女孩坐在那儿,手里还捏着一把烧过了的火柴梗。〔?卖火柴的小女孩?〕
[例三]“不,没有人!上帝,我为什么要这样做?……〞〔?穷人?〕
语气
语气一词,由“语〞和“气〞合成。“语〞,指有声语言,指通过声音表现出来的语句;“气〞,指朗读时支撑有声语言流露出来的气韵。
一、语气的色彩
爱的感情一般是“气徐声柔〞,有温和感。口腔松宽,气息深长。
〔二〕恨的感情一般是“气足生硬〞,有挤压感。口腔紧窄,发音器官紧张,气流不畅,语气急促生硬。
〔三〕喜的感情一般是“气满声高〞,有跳跃感。说话时声音脆亮,气息顺畅,音调高语速快,发声偏于口腔靠前部,语气欢快短促,声音甜润,给人以兴奋感。
〔四〕悲的感情一般是“气沉声缓〞,有阻滞感。气息沉重出声缓慢,说话时气息先而出声在后,气息阻滞声音,发声被气息隔断,给人以呜咽的感觉。
〔五〕惧的感情一般是“气提声抖〞,有衰竭感。说话时,发声迟疑,语流不顺,气息似积存于胸,出气强弱不匀。
〔六〕急的感情一般是“气短声促〞,有紧迫感。说话时,吐字弹射有力,气息急迫,出语停顿短暂,断断续续,给人以催促感。
〔七〕冷的感情一般是“气少声平〞,有冷寂感。口腔松懒,气息微弱。
〔八〕怒的感情一般是“气粗声重〞,有震慑感。说话时,发音力度加大,语势迅猛,气息粗重,纵放不收,语气粗重沉实。
〔九〕疑的感情一般是“气细声缓〞,有踟蹰感。说话时,气息似断又连,吐字缓慢,以降升调收尾,字尾拖长,给人以迟疑不定感。
二、语调
朗读中的语调,表现为朗读时语句读音的升降曲直形势。朗读必须根据语言环境、人物性格、情感变化等需要,将读音的形势做适当的调配。
平直调
整个句子语气平直舒缓,语句从头到尾一直读平语音,使用中力度。一般性的说明和表达,以及表示冷漠、悲哀、庄严的感情用平直调。
[例一]天快亮了,周总理走出人民大会堂。他又工作了整整一夜。〔?温暖?〕
升语调
语句的读音从低向高逐渐上升,力度从弱到强。升语调一般表现为呼唤、祈使、疑问、反问、惊讶、惊异、愤怒、命令等语气或情感的语句。
[例一]狼忙打招呼说:“好朋友!为了我们的友情,帮帮助吧!〞〔?会摇尾巴的狼?〕
[例二]小猴子叫起来:“糟啦,糟啦!月亮掉在井里啦!〞
[例三]“同志们!为了党的事业,为了最后的胜利,冲呀!〞
降语调
语句的读音由高向低逐渐下降,力度渐次减弱。降语调一般表示赞扬、祝愿、坚决、自信或失望、悲伤等情感。有的语句被强调的重点在其开头局部,也用降语调。
[例一]雨越下越
精选朗读的停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