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雨水利用设计技术规范
.1 雨水直接利用可将雨水收集后经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处理工艺后,用作生活杂用水如冲厕、洗车、绿化、水景补水等,或将径流引入小区中水处理站作为中水水源之一。但在雨水全年分配不均匀地区,需设有较大的调蓄
~
~
~
~
~
~
35~50
20~50
60~75
6×10-6~1×10-4
1×10-4~6×10-4
3×10-4~6×10-4
6×10-4~1×10-3
1×10-3~1×10-3
1×10-3~2×10-2
4×10-2~6×10-2
2×10-2~6×10-2
7×10-2~8×10-2
5.7.7 常用的渗透设施。
1 绿地。植被具有净化径流和水上保护作用,应充分利用城市中的绿地。尽量将径流引入绿地。为增加渗透量,在绿地中可做浅沟(见图5.7.7—1)以在降雨时临时贮水。沟内仍种植植物,平时沟内无水。若有条件可适当置换土壤,用人工土壤(50%炉渣加50%天然土)代替天然土壤以增加渗透量。随着城市中绿地面积所占比例增加,绿地渗透具有巨大潜力。
2 渗透地面。
1)多孔沥青地面。在厚6~7cm的表面沥青层中不使用细小竹料,孔隙率12%~16%。蓄水层由两层碎石组成,上层粒径1~3cm,厚10cm,下层粒径2.5~5cm,厚度视蓄水要求定;,蓄水层孔隙率为38%~40% (—2)。多孔沥青路面有堵塞问题,堵塞后需用吸尘机或高压水冲洗以恢复其孔隙率。
2) 多孔混凝土地面。其构造类同于多孔沥青地面,但表层为厚度12-13~m、孔隙率15%-25%的无砂混凝土层。此种地面的抗堵塞性能远远高于多孔沥青地面。
3) 嵌草砖。嵌草砖是带有各种形状空隙的混凝土块,开孔率可达20%~30%。孔中植草,因而能有效地净化径流和美化环境。混凝土块若受过多、过重车辆碾压,易发生不均匀沉降或错位,不宜设置于交通繁忙地带。
3渗透管、沟、渠。
渗透管、沟等由无砂混凝土或穿孔管等透水材料制成,多设于地下,四周填有粒径10~20mm砾石以贮水(见图5.7.7-3) 。无砂混凝土、穿孔管、土工布等的渗透性能强,因此渗透管、沟、渠等设施的渗透能力取决于其周围土壤的渗透系数。
4 渗井。仅适用于清洁的径流。
渗透管、沟、渠等的渗透表面应高于地下水最高水位或地下不透水岩层1.2m以上,并应距房屋基础3m以上。在地面坡度大于15%或土壤渗透系数小于2x10—cm/s的地区不适于使用雨水渗透设施。
5.7.9 小区雨水渗透利用实际上是用经过计算的渗透管、沟、渠等替代部分雨水管道,径流进入管系后能渗透也能流动。对于小于或等于设计重现期的降雨,全部径流均能通过渗透设施渗入地下。对于大于设计重现期的降雨,渗透设施仅能渗下一部分径流,多余部分径流需排出小区至市政雨水管网或水体。
渗透设施的计算方法。
计算方法是基于水量平衡,即对某设计降雨重现期作径流量、渗透量和贮存量三者之间的平衡计算。
1 推理计算法。
1) 设计径流量VT:
(5.7.10-1)
式中 qT——重现期为了,降雨历时为t的暴雨强度(L/ha·s);
C—
小区雨水利用设计技术规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