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技术
一、 智能电网概述
1.1 智能电网定义
1.说明
“智能电网”一词在国内被广泛的使用。
如:[1]指的是:在电力线上传输互联网信息的这项技术。
[2]指的是:根据空气、土壤湿度自动调节电击电压的安
20:全面建设、转型阶段
[2]IBM中国公司高级电力专家Martin Hauske发布了
《建设智能电网 创新运营管理-中国电力发展的新思路》白皮书
二、 智能电网技术发展概况
国内研究进展情况
4.其他信息
[1]南方电网重建与改造:需要投入资金近5,000亿
在重建和改造时可以同时考虑提高电网的自愈能力。
---- 电力科学院 王巍新研究员
[2]中国电力系统面临大幅度亏损、节能减排的双重压力
要尽快采用新技术,首先要大力推广分时计价、智能电表技术
---- IBM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电力行业高级咨询顾问 孙福杰
[3]美国华盛顿州民主党参议员玛丽亚·肯特威尔宣称:
中国官员迫切希望能获得美国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智能电网技
术,她将敦促美国政府在上述领域加大与中方的合作力度。
二、 智能电网技术发展概况
用电系统(用户终端)
1.计量表具(电力表)
[1]数据从单向传输变为双向传输
传统方案:用电数据信息传递示意图
三、 智能电网的构成
用电系统(用户终端)
1.计量表具(电力表)
[1]数据从单向传输变为双向传输
智能电网方案:用电数据信息传递示意(服务总线)
三、 智能电网的构成
实时电价
用电系统(用户终端)
1.计量表具(电力表)
[2]安全监测功能
电表将识别用户所有电器的型号、序列号。从而对其进行安全监测
三、 智能电网的构成
用电系统(用户终端)
2.家电技术更新
除了原有的智能功能以外,还需要增加:
[1]家用服务总线接口
家庭服务总线可以选择:
PLC(电力线载波)
蓝牙
WSN
WLAN。。。
[2]统一的、固化的电子标识码
[3]与节能功能配套的硬件资源和软件程序
三、 智能电网的构成
配电系统
1.拓扑结构
[1]当前电力系统配电系统(网络)拓扑结构变化原因:
(1)发生事故:因自然灾害、人为破坏导致线路、杆塔损坏。
(2)处理事故:因主线路过负荷需要临时停掉某条支线路
(3)预防事故:春检、秋检。
三、 智能电网的构成
某主线路
变电所
支路A
支路B
配电系统
1.拓扑结构
[2]当前电力系统配电系统(网络)拓扑结构变化特点:
(1)被动性(不期望性):
(2)实时性差:调度命令、操作票、手工操作
(3)很少考虑节能、降低线路损耗这样的因素:
三、 智能电网的构成
配电系统
1.拓扑结构
[3]”智能电网”对配电系统(网络)的要求:
(1)安全、可靠:初始拓扑结构的设计、冗余结构的配置
(2)灵活: 不同类型、不同地点的分布式能源
各类用户的不同需求
(3)高效: 提高电网的利用率。
降低损耗。
[4]”智能电网”配电系统(网络)的特点: 动态性:
(1)平时:为提高效率经常的、主动的改变配电网络的拓扑结构。
(2)发生故障(事故)时:自动生成、重组应急拓扑结构(自愈)
三、 智能电网的构成
配电系统
2.“智能电网”配电系统的构成
[1]IECAS:能量与通讯集成系统
开放式的、基于标准的架构。支持未来的电力系统。
[2]DERS:分布式能源系统
接纳当地可再生能源进入,并对其实施管理。
三、 智能电网的构成
配电系统
2.“智能电网”配电系统的构成
[3]CP:(Customer Portal)用户入口
配电网络与用户交换的大门。
功能包括:
[1]为用户提供选择、服务和增值。
[2]通过自动读表、远程检测辅助电力部门实施管理
[3]提供在高级服务、新型智能设备之间实行数据共享。
三、 智能电网的构成
配电系统
2.“智能电网”配电系统的构成
[3]CP:(Customer Portal)用户入口
CP的具体功能包括:
(1)高级的自动读表功能(AMR):
(2)需求响应/实时定价/负荷控制功能:
(3)窃电检测功能:
(4)远方关断功能:
(5)全系统性能监测/状态评估功能:
(6)电能质量管理功能(电压/功率因数):
(7)辅助信息功能:如发送停电通知。。。
三、 智能电网的构成
智能电网技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