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建设四有”新班.docx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建设四有”新班 的凝聚力
如何快速提升新班级
作者:刘小军
来源:《新教育•科研版》2017年第12期
【摘要】一个新组建的班级,凝聚力是保证班级事务顺利开展的首要条件,为尽早让班级进 入正轨,应快速提升班级一门学科,学生把目标定高了,学起来 越来越吃力,那就要适当调整目标,或在现实情况与最终目标间增加几个梯度,一步一步来。
高度认同的班级目标。
班级目标是每个班级成员目标的综合与提炼。在班级做一个小调查,看大家的大学目标是 哪所大学、多少分,再汇总,给全班定一个一本占百分之多少之类的总目标。这个目标关乎所 有人的理想,自然能凝聚每个人的努力。
高度认同还在于班级目标与学校教育理念的契合。学校要求每个学生高中三年至少阅读10 本书,这是比班级更高一层的要求,落实到班级里,就要计划好每个学期要读多少本、每个寒 暑假要读多少本。
所以高度认同的班级目标是学生个体、班级集体和学校理念的总和。“心中有数”是班级 凝聚力的前提条件,它让所有人都朝同一个方向前进,齐心协力建设班级,正如每一条河流都 向着大海奔腾,那片大海就是我们心中的“数”。
二、 凝聚力立足于“脚下有路”
解决了目标问题,接下来就需要考虑目标的达成。
军训期间,为了让全班迅速熟悉、融合在一起,笔者把44位同学分成五个军训小组,四个 八人小组,一个十二人小组。座位安排、训练、评比等集体活动就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成 员共同训练、生活、学习,由于人数较少,相互之间熟悉得很快。
军训结束后,为让学生跟更多同学熟悉起来,笔者又重新分小组,共八个小组,五人小组 和六人小组各四个。而且每周小组的座位是变动的,小组内部、组与组之间的交流是很频繁的, 加速了班级成员间的相互了解。
当学习小组“让大家熟悉、了解”的功能基本完成以后,我们又在期中考试之后进行了一 次调整,这次是按照前几次的考试成绩为基础,每个人分析自己的优势学科和劣势学科,由组 长和组员双向选择,最终形成了各科均衡、互帮互助的六大学习小组。
班级成员之间都不交流、不熟悉,何谈班级的凝聚力?班级成员之间只有竞争、敌视,又 如何体现班级凝聚力?通过学习小组的几次调整,整个班级的集体作战能力得到大大增强。
当然很多人会说,小组抱团了,会不会出现只顾小组,不顾班级利益的情况?这就需要引 导了。比如我们分配教室的书柜,就是按小组来分的,每个人发一个标签,写上自己的组名、 口号和名字,然后统一贴在一个位置。写的内容不合规范、贴的位置不统一等,都需要重写。 还有个小组一直没动,等大家都写完贴完了,笔者要求其他组再座位上等待,因为我们是一个 整体,有一个小组没有完成任务,就相当于全班没有完成任务。这样的集体意识的灌输不时发 生在班级教育当中,每个人都能把对小组的认同感上升到班级的认同感上来,从而增强了凝聚 力。
三、 凝聚力体现在“手里有事”
魏书生老师的班级管理经验让笔者记忆深刻,他说他们班每个人都有一件事可做,甚至专 门有人管做操时的白手套。其实,这也是班级凝聚力的最佳体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 当学生愿意为班级付出自己的劳动时,他们的内心就是爱着班级的。
以教室后面的板报为例,一个学期一般会出三四次板报,每一次移除旧板报时,学生们的 心态是不一样的,有人会想:“撕吧撕吧,无所谓。”也有人会小心

建设四有”新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uijiazhuang2
  • 文件大小12 KB
  • 时间2022-08-3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