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好向善好青年先进事迹材料
篇:向上向善好青事迹向上向善好青年事迹材料
篇1
XXX老师,男,汉族,出生于11011年12月,20xx年x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本科学历;一级04年从部队复员分配到区第一社会福利院以来,与锅碗瓢盆作伴7年。
3月12日,笔者来到区第一社会福利院。“这个小伙子不错,在福利院厨房一干就是7年,从未诉过苦喊过累。现在,他正在厨房为老人们做饭呢。”区第一社会福利院李院长介绍道。
剁得细碎的瘦肉、洗得干干净净的各类蔬菜、豆腐分别放在菜盆和菜篮里,一旁的蒸饭机冒着白烟,阵阵饭香扑鼻而来。
“再过半小时,米饭就蒸熟了,今天的午饭是两荤两素:瘦肉炒芹菜、豆腐炒青菜、炖鸡蛋、素炒豆芽。”来到厨房,后盾一边熟练地切着菜,一边与笔者交谈。
他说,老人们的肠胃、牙齿都不太好,喜欢吃软一些和清淡一点的食物,所以饭菜要尽量做得熟烂可口,还要少辣少盐。
每天的早、中、晚饭时间,老人们来打饭,后盾都会细心留意,如果发现哪位老人没来,后盾一定会问问是什么原因。这几年来,福利院老人们的一日三餐都被他时时记在心上。有一次,得知76岁的肖婆婆,因为生病没有胃口,早餐不想吃稀饭、馒头,他赶紧专门为其做了鸡蛋面条。
为了照顾病患中的老人,后盾还细心研究制作病号饭。“谁有胃病,谁有糖尿病,谁头疼脑热,都要清楚。”他说,只有这样,才能了解老人的饭量和口味,这样老人才能吃得多一些,身体好起来也会快一些。
数年如一日,每天忍受火和油烟的熏烤,对身体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为了让老人们每天都能吃到可口饭菜,这么多年大年三十,后盾放弃与家人的团聚时间,坚持上班。此外,没有节假日,每月仅有的几天轮休,也无法和妻儿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
说起这些,后盾有些愧疚,他说孩子刚4岁,在幼儿园上中班,可是因为每天早出晚归,自己从未接送过孩子上下学,自己虽然是厨师,也没给父母做过一次像样的饭菜,但家人从未因此责怪,总是说院里的老人更需要他。
“福利院的老人就是我的家人,家人吃好住好,幸福地安度晚年,就是我最大的心愿。”后盾朴实地说。
篇3
xxxx,xxxx年出生在xxxx镇xxxx村一个父母双残、贫困的家庭里,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八零后。人们都说八零后这一代是幸福快乐,无忧无虑的一代,可她的生活却截然相反,但这一切并不影响她本人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她觉得快乐的精神能带领她们这一家人脱离这沉重的枷锁,能让她们看到希望与光明。 一、互敬、互助、互爱,家庭和睦
xxxx的母亲为智力残疾,父亲为肢体残疾,在这样特殊的家庭环境下,她较同龄人懂事的早,为了给年迈的奶奶减少负担,她从小便学会做许多家务活。别人在玩耍时,她在帮奶奶做饭、种地、做家务,别人在妈妈怀中撒娇时,她在帮助父母亲打理日常起居。如今,她有了自己的家庭,为了更好的照顾80多岁高龄的奶奶和双残的父母,她取得老公的同意后,带着年幼的孩子与奶奶、父母居住在一起,虽然生活不富裕、照顾家庭的负担很重,但她从来不叫苦,细心照顾父母、孝顺奶奶、抚养孩子,尽善尽孝。
去年6月,母亲被查出了“膀胱癌早期病变”,她准备将母亲送到大医院住院救治,但此事被亲朋长辈反对,只是因为家中经济贫困,长辈们不想因为一个残疾人而拖累家里。但作为子女,她没有多考虑,一心想着这是她母亲,无论是残疾还是正常,只要有一丝希望,她都不会放弃。她迅速与丈夫一起为母亲办好了住院手续,筹钱、安排陪护、联系医生等等琐事一一安排妥当,又向单位请了一个月的假,与丈夫一起担负起了照顾母亲的责任。由于母亲为智残,护工都不愿护理,她只能白天天未亮便从家中赶到市区医院陪护,晚上由丈夫继续接班,而她则必须马不停蹄地往回赶,只因家中还有幼小的孩子及老人需要她日常的生活照料。就这样,一个月的风雨无阻,母亲的病转危为安,而她与老公则累得瘦了一大圈。 xxxx年,她的奶奶因中风,常年行动不便。她心急如焚,跑了上海一家又一家的医院,问遍了一个又一个的亲朋好友,终于,在一个远方亲戚的口中得知中药对这一方面颇
向好向善好青年先进事迹材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